總經銷、總代理,對于絕大多數廠家和經銷商而言,是一個越來越陌生和疏遠的詞匯。在廠家近些年來勢洶涌的渠道扁平化、渠道精細化的滾滾浪潮中,總經銷商、總代理就像個瀕臨絕跡的珍稀物種。總經銷、總代理,是以前廠家渠道管控能力,終端直控能力不強時候的產物,待廠家發展壯大后,對渠道的爭奪權、對渠道的把控權,越來越放在至高重要的位置,大到外資企業的寶潔,小到發展中的民營企業,都逐漸把以前的總經銷、總代理逐漸取消,或者砍掉原來的總代理或者把總代理轉換成小區域的零售代理商。
對于經銷商中的總代理、總經銷而言,難道只能坐以待斃,被動向廠家“繳械投降”嗎?如果要繼續生存和發展,總代理、總經銷的未來之路在何方呢?
對于總代理、總經銷而言,只要積極應對這種渠道格局的變化,順應渠道發展的趨勢,積極轉型,就能走出自己的新路。
第一是轉型成為物流商。這在快速消費品行業和一些家居建材行業,很多老的總代理、總經銷都向這個方向進行了成功轉型。物流商對廠家的核心價值,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自己的資金實力和倉儲運輸、貨物配送能力來實現廠家要求的物流、資金流的流轉。廠家通過物流商的資金實力和物流配送能力,來實現對渠道網絡的深度覆蓋,并能較好的規避廠家在資金和物流上的不足與風險。對與物流商,廠家一般在當地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由廠家的業務人員常駐物流商所在地,幫助物流商開拓下線網絡,幫助物流商進行日常管理,幫助物流商進行品牌宣傳、品牌推廣、促銷活動的開展。廠家對終端一線有較強的把控能力,廠家主要倚重的是物流商的資金實力和倉儲、物流配送能力。
第二是轉型成為渠道商。因為很多新興的品牌或實力不強的品牌,在發展過程中還會用零售商和總經銷商“兩條腿”走路的渠道模式。對在一省或多省有較好的渠道開拓能力、渠道覆蓋能力的經銷商還是給予總代理的授權,目的是利用總代理的渠道優勢,迅速開拓出下線網絡。對于這種總代理,經銷商要迅速地、成功地向渠道商轉型。所謂渠道商,不但是一個名字的變化,要求渠道商對下線網絡要有較強的控制能力,下線網絡對渠道商要有一定的忠誠度,這種忠誠度來自渠道商多年積累的當地商譽、良好口碑、個人魅力、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等等。對下線網絡的控制力的強弱,是渠道商與物流商的最大區別之一。渠道商的下線網絡是牢牢地抓在渠道商手里,而物流商的渠道網絡是抓在廠家手里。渠道商對廠家的核心價值,就是有一批對自己忠誠的、聽自己指揮調度的下線網絡。這是渠道商與廠家博弈和談判的最重要的砝碼。
第三是成功轉型為品牌運營商。能做到這個級別的經銷商可謂鳳毛麟角。這是總代理轉型的最高境界。品牌運營商與渠道商最大的區別就是,渠道商是本地活,異地死。品牌運營商可以跨區域異地經營,也就是說,品牌運營商,離開自己熟悉的當地市場,到一個陌生的異地市場,憑借自己的團隊與品牌運作能力、市場開拓能力,也能在異地把一個品牌的渠道經營的有聲有色、風生水起。這要求品牌運營商有非常強大的經營團隊和良好的團隊管理能力,非常成熟的品牌經營運作能力。一般這種階段的品牌運營商,對廠家議價和博弈的能力更強,廠家會采用入股、合股的形式,與品牌運營商深度綁定,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讓品牌運營商成為廠家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在重點市場深耕經營或在新興、空白市場攻城略地,實現廠家的渠道網絡戰略,配合廠家的渠道網絡布局。
從物流商到渠道商,從渠道商到品牌運營商,每個階段對想轉型的總代理、總經銷商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不管是經銷商老板,還是他(她)的團隊都要做好打硬仗的充足準備。與其被市場趨勢淘汰,不如積極地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未雨綢繆,積極成功地向上述三種模式轉型,打破總代理、總經銷的魔咒,譜寫出經銷商華麗蛻變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