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與BTL基本上構成了傳統營銷,通過ATL的大鳴大放,狂轟濫炸達到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目的;通過BTL實現路演、現場促銷等,讓消費者與品牌親密接觸。
因此ATL與BTL的主要功能是讓消費者形成品牌認知(general awareness),因此再這個層面有了定位、有了整合傳播、有了USP等等經典的營銷理論,所以通過定位占據有效的消費者心智空間;通過USP提供品牌契合消費者需求的最佳利益點;通過整合營銷傳播實現受眾對品牌形成清晰一致形象認知。
當然這也是再傳統媒體控制社會信息環境的大背景下的有效營銷模式,因為消費者對品牌的了解除了營銷傳播信息,其他的渠道相對較少,因此有了傳播就是營銷,營銷就是傳播這樣的胡同營銷理念。
Interactive Marketing
網絡的發展,讓這個社會信息環境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網絡信息獲取的主動權交還給了消費者,消費者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信息,也有權利拒絕自己不感興趣的信息訴求方式。
所以大鳴大放的ATL消費者可以視而不見;煽情作秀的BTL消費者見怪不怪。而且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了解除了品牌主題的訴求之外,還可以獲取更多的非品牌自身發出的與品牌相關的信息。因此營銷環境的改變促使了營銷模式的改變:
互動營銷,就是再受眾與品牌接觸的每一個環節與消費者平等對話,尊重消費者的智商,營銷的本質從傳播轉向溝通。
再這個過程中,有的品牌為了繼續忽悠消費者,也就有了所謂的EPR、所謂的網絡大手等等。
當然Interactive Marketing不是對ATL、BTL的取代,而是相互補充。如果把品牌營銷比作一場舞會,那么ATL和BTL就相當于海報和邀請函;而Interactive Marketing就是舞臺,通過這個舞臺讓品牌與消費者有了一個互動的平臺,也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有了一個溝通的平臺。所以傳統營銷與互動營銷的整合就構成了互動整合營銷傳播。
CRM
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是一種持續的關系,也就是說希望舞會可以成為一個日常活到,消費者定期持續地來參加舞會;而且“吸引一個新顧客的成本是留住一個老顧客的成本的6倍”,因此在顧客來參加一次舞會之后,我們希望與他保持聯系,讓他們持續地來參加我們的舞會,這就是顧客關系管理的重要性。
因此互動整合營銷傳播主要是在售前建立受眾與品牌之間的價值交流;而CRM是再售后維系受眾與品牌之間的良性持續互動。通過ATL和BTL讓男女雙方認識;通過Interactive Marketing讓他們戀愛甚至結婚;CRM讓彼此經營一段婚姻。(又他媽驗證了老馬的話:世界上一切關系的本質是男女關系,哈哈)
當然目前還很少看到能把ATL、BTL、Interactive Marketing、CRM整合運用得很好的案例,當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如果你發現了一定要告訴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