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總提出這樣的問題,我的產品品種很多,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價格段,但是銷量還是急劇下滑,甚至前期在市場上表現非常活躍的產品,也呈現出一種疲軟狀態。
企業處在一個連續幾年銷售業績負增長狀態,提升艱難;產品迅速老化,價格面臨穿底;新開發的產品或品牌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失敗,企業的品牌勢能不斷弱化。
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市場形勢卻日益惡化,品牌強勢、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來勢洶洶,企業發展進入了無法控制的內憂外患時刻。
究竟是什么樣造成企業今天的狀態呢?你是否認真、系統思考過嗎?
許多企業認為,多生孩子一定好打仗,產品多一定銷量大,而現實呢?
現實與愿望卻是恰恰相反,這些孩子不僅沒有給企業銷量提升做出貢獻,而是彼此之間在廝殺、內耗,嚴重削弱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破壞了市場良性發展的規格,造成渠道、終端銷售激情與信心急劇下滑,而導致銷量也跟著急劇下滑,勢不可擋。
做為企業負責人,我們要清晰明白,如果你的產品開發無系統規劃,如果你的產品是以“銷售需要”為導向,而非以“市場發展”為方向,必定會導致產品數量多而亂,必定會導致各產品承擔角色混亂,更可能在市場上造成缺少“孩子王”。
很顯然,如果你的產品是處在一種群狼無首的現狀下,缺乏戰略明星類產品,一味靠價格穩定市場,那銷量下滑是必然的,不要埋怨你的促銷推廣無力、不要埋怨你的組織積極性不高,不要埋怨你的經銷商不夠配合,趕快動手整合你的產品線吧,這才是良策,否則,無論你付出多大的代價,得到結果還是如同目前。
在不斷的試探和失敗中,HHL白酒逐漸找到問題的癥結。據該企業營銷總經理孫總回憶起來記憶說:“到2006年,HHL白酒品牌下的產品有190個左右,其中經銷商買斷產品有60多個,都是冠以HHL白酒的名稱,價格也集中在四五十一箱到一百多元一箱,且絕大多數產品銷量很小?!睋{查,在當時HHL白酒的諸多產品中,走量最大的是容量為700ml的HHL大二號,這是一款有著十年歷史的老產品,自1996年推出市場后,在高峰時年銷量一度達到50萬箱、七八千萬銷售額,占HHL年銷售額的70%以上。然而,也正是這款暢銷產品,讓HHL利潤逐漸降低。
實際上,HHL大二號的價格一度達到240元/箱,但隨著扳倒井世紀經典、百糧春系列兩大競品的不斷沖擊,2005年大二號的價格已經滑落到132元/箱,如果扣掉給經銷商的返利,企業幾乎無法盈利,且低價格也無法支撐大二號在酒店終端的運作。2006年,HHL大二號幾乎將淄博市的餐飲終端和高端消費者全部拱手“讓”給其他品牌,淪為以大流通為主、走鄉鎮市場的低端產品。
“過去HHL的發展歷程正是典型的區域品牌所走的路子:在核心市場成功,在流通放量,最后因價格透明、假冒偽劣、渠道利潤降低、大眾審美疲勞等等問題,開始走到農村。”孫總說。
為了解決大二號盈利能力低下、企業持續盈利能力不足的問題,HHL在2005年也曾想了一些辦法,例如仿效扳倒井和百糧春推出一些新的產品,和經銷商合作開發新品等等,但這些舉措均未成功。
隨后,HHL試圖通過拓展外部市場緩解壓力,選定濟南等市場進行突破,然而市場投入幾百萬卻沒有任何成效。突破無門之后,HHL的負責人開始思考企業這兩次失敗的根本原因:從HHL當時的情況來看,跟隨和模仿競品無法獲得消費者更多的好感,而經銷商在大二號暢銷的情況下對推動新產品積極性不高,企業營銷能力較弱,市場外拓后繼乏力。
是的,在現實市場中,我們經??吹胶芏嗟钠髽I每年都在不停的對產品進行升級,開發新的產品,渴望以此來提升銷量,但是往往由于卻缺少對產品線的系統梳理與合理規劃,往往得到的結果卻是差強人意。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企業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銷售難以突破屏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產品線的戰略性的規劃與戰略性定位。方向不明,病根不去根除,治標不治本,談何銷售提升呢?
那么,我究竟如何規劃產品線,如何通過對產品規劃來促使產品銷售的提升呢?
一般來說產品線規劃需要基于以下三個維度標準:
一是: 以消費者需求價值為導向;
二是: 對主要競爭對手的產品線思路的借鑒;
三是: 根據企業的戰略任務需要;
一、首先明確產品與消費者價值的關系
這是一個產品定位問題,企業在進行產品定位的時候必須根據消費者的情況、市場需求狀況,和自身企業的能力,進行產品定位和規劃。
在中國市場,對于企業來說,無論采取“打高走低”營銷戰略,還是依靠“群狼圍攻”掠奪戰術等,這些都無所謂對與錯,因為只要在一定時間內,一定區域市場中,一定的消費群體里,只要你的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某種需求,或者你的產品組合能夠不同消費者層次人群的消費需求,如果產品之間的不是相互沖突和拆臺,而是互補與拉動,定會產生不菲的銷售業績。
這是因為,隨著生活的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逐漸向“歲片化”演變,市場形態也開始向“碎片化”聚攏,高端市場的高檔消費,大眾市場的大眾消費,農村市場的跟隨消費等,這都告訴我們企業在進軍區域市場時,要認清消費者的消費層次,有效的進行產品定位和產品分類或者組合,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求。
如:諾基亞手機全球銷量第一,全球價格最低,但是在消費者心中諾基亞手機卻是高端手機的象征,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諾基亞在產品定位方面采取打高走低的營銷戰略,一系列的公關傳播都是圍繞著高端產品進行宣傳,突出產品形象,而在實際銷售過程中依靠的是合理的產品組合陣營,讓不同的產品角色滿足各種消費群體的需求,讓各類消費群體都感覺有面子。
這兩個并非屬于中小型企業的成功案例,僅僅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巨無霸企業都那么嚴格要求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產品組合與規劃,何況我們中小企業呢?
馬斯洛五種需求層次,我們究竟能滿足消費者哪幾種呢?這是我們中小型企業在進行產品定位時,必須要嚴格認真考慮的問題,然后根據定位的產品進行組合和分類,投入市場,這樣才能有的放矢,而非孩子一大堆,企業或者銷售經理根本不懂產品如何定位如何組合,結果產品之間卻彼此為了生存,相互打架而夭折。
在酒水市場上,我們看到許多中小型企業,雖然企業不大,但產品眾多,壽命不長,每個產品缺少明顯的在市場應該擔當的角色,造成企業每年都在不斷的開發新品,來適應市場變化。
二、其次要明確產品與品牌價值的關系
大家都應該明白,產品是品牌的載體,一個好的品牌背后一定要有強大的產品,但是并非每一個產品都能夠成為品牌。如果你的產品很多,產品線很長,布滿各個價格帶,而且都是以企業品牌進行命名,勢必影響主導產品的價值與地位,弱化企業品牌的張力,可能會造成銷量的整體性的下滑?;蛘呷绻愕闹鲗Мa品已經老化,而企業又不能及時更新升級或產品開發不當,也會直接導致企業品牌形象老化、下降,產品線整體失去競爭力。
所以,當我們面對產品失去競爭力,無論采取什么樣促銷手段都無法遏制產品銷量的下滑時,我們必須要認真的去思考下,我們產品帶給品牌的價值,可能已經是負面了。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弄清楚,自己目前所出的階段和所面臨的問題是什么?是通過整合產品系統,梳理產品線結構、提升主導產品,還是細分產品品牌或者區隔產品品牌與企業品牌之間的關系,去確保產品與品牌之間相互促進,建立強大的互補關系,為企業發展整體加分,創造彼此之間的銷量提升。
很簡單,如果產品線過長,分流品牌張力,要么趕快縮減產品線,保留支撐品牌價值的產品;要么把產品細分,成立獨立的產品品牌,避免弱化企業母品牌的勢能。
如果你的主導產品老化,造成品牌老化,那么,趕快對產品進行升級、再造,來提升產品形象、品牌形象,提升銷量。
三、最后明確產品與戰略任務的關系
許多企業容易觸犯這樣的一個毛病,那就是貪心不足蛇吞象,明明自己的產品定位或者品牌定位是中高端產品,針對是中高檔消費人群,可是自己又不忍心放棄那些中低端的消費人群,于是就隨手開發一些產品去滿足那部分人群,殊不知,這樣一來,卻造成了產品的混亂,品牌的模糊,消費群體定位不清,本想依靠擴大產品線來擴充消費人群,卻得到了產品線多了,各產品戰略任務混亂了,消費人群少了,銷量下滑了。
同樣,對于企業來說,面對競爭對手的產品表現,也不可掉以輕心,必須有效制定遏制競爭對手的戰略戰術性的策略,規劃出產品的戰略性任務。
所以,基于競爭對手情況、基于根據消費者的層次,我們必須設計出有效的產品組合陣營,使產品能夠清晰擔任各自不同的角。如菱形產陣型:戰略型產品、銷量型產品、利潤型產品和戰術產品。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