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網商大隱于市單兵獨斗難成大氣候
在電子商務為那些缺少外貿渠道的企業搭建起出口平臺之時,眾多小行星般的個體網商也應運而生。在重慶,小網商的盛行已經形成了一股潮流,這些小網店在成為現實市場的有力補充之外,也為個體創業者帶來了財富機會。
但在網商潮流風起云涌的同時,由于競爭加劇,個體經營者在短期內過度增加,使套在這一群體頸上的項圈逐漸收緊———小網商群體必須為自己尋找到一個全新的銷售模式,否則將會出現大面積死亡。
那么,究竟在眾多電子商務平臺中,何處才是“網商”創富的樂園?
小網店遍地開花
“我們花店有自己的鮮花網站,但是沒人管理。”在渝中區魯祖廟花市開鮮花店的游吉云這樣對記者說。如今,他已經對網上銷售渠道失去信心。3年前,不懂電腦的游吉云通過朋友找到一家網絡公司,建立了一個網上鮮花店。當時在他眼里,網上商店就是他的第二商店。“這個商店不用交水電費,也不用交工商管理費,更不用打掃衛生。”
剛開始的那段時間,網上商店曾經一度紅火,開網店第一年,游吉云的網上鮮花銷售額就達到了十幾萬元,占其總銷售額的30%。看到利潤可觀,信心倍增的游吉云把自己的網址印到了名片上,希望有更多的顧客從網上訂購他的鮮花。
沒想到,就在游吉云加緊推廣自己的網站,滿心以為網上銷售將取代門店銷售、成為他宏圖大展的獨門利器之時,周圍其他花店老板也逐步認識到網絡銷售的優勢,紛紛依樣畫葫蘆地開起了網店。于是乎網上花店忽如一夜春風來,不到半年,全市主城區的網上花店數量就多到無法統計的地步!游吉云告訴信報記者,“當時魯祖廟市場有多少家花店,就會有多少家網店,而且其比例還不是1∶1,網店的數量遠超過市場花店,因為有不少花店在網上開了兩三家分店!”
如今,游吉云的網上鮮花店日漸冷清,他告訴記者,現在只有在情人節和春節期間才有人從網上訂花,年銷售總額也僅能達到幾千元錢。對于這種現狀,魯祖廟的花店老板們普遍認為,網店發展的過度過濫,已經使鮮花網店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程度,隨著惡性競爭的加劇,所有網店的單店銷售份額及利潤水平均大為下降。“大家都在勉強支撐門面,目的只是為了給顧客留一個好印象。”
據了解,這些小型網店的建設成本在3000元左右,每年的維護費用只需幾百元。雖然網店成本低廉,但對剛剛進入魯祖廟花市創業的蔣洪梅來說,也算是不小的開支,眼看著其他人都擁有了自己的網上鮮花店,他也在幾天前在淘寶網上免費注冊成為會員,開起了網上花店。
花店老板所說的網上花店,其實都是B2C(公司對客戶)模式的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他們把自己經營的商品在自己注冊的網店內展示出來,同時向顧客公布公司的銀行賬號,用先付款后發貨的方式搞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