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我有一個廣州的本地的客戶,在年前就已經開始合作的,而且合作得挺不錯的,大家都已經算的朋友了吧?他每個月都有固定的量。
上個月我接到一個電話,說是我這個客戶的“朋友”。出于客戶介紹,當然不敢怠慢。話題也聊得比較廣,也很愉快。于是我也是按照我哪個客戶的價格給他供應,他二話沒有說就下了單,單子的量和我哪個客戶的差不多。
過了幾天,我就接到了我哪個客戶的電話。他問我他“朋友”是不是現在也在我這里進貨,我也很直接告訴他,現在他“朋友”的價格和他的一樣。他也很欣慰的說我很公平。后來他和我說,能不能把他現在的價格下調點。當時我也沒有正面答應(因為我的利潤空間確實不高)。只是說要算算成本,再答復他,客戶也沒有追我太緊。
本來我這個客戶每個月都是10~14號準時下單的。但是這個月到現在還沒有下單。我好奇的打電話和他聊聊,他也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只是說現在生意難做,產品還有。
于是我又給他“朋友”去了電話。他朋友也說生意淡了很多。產品都難搞,貨才出了一半。
我想,現在這樣的經濟條件,這個也是難做的。于是我就登門到客戶那里做做回訪,隨便去拜訪一下他的“朋友”(因為交易了我們還沒有見過面,而且他的哪個“朋友”也就在他那里附近)。
前兩天,我就到客戶他的鋪子跑了一趟。當時他和他太太和他小舅子3個人在。他們也很客氣的招待了我。當我告辭出到門口的轉彎角就給他哪個朋友去電話,想問他是否方便去拜訪一下(雖然有預約,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我一般快到客戶門口附近都會再給他電話再次確定的)。當我撥通電話的時候,在客戶的鋪子里面也傳出了手機鈴聲。(其實我一直就在客戶鋪子的轉彎角那里站著)當客戶的“朋友”接通了電話的時候,我也聽到客戶的小舅子在鋪子里面傳出來“喂,你好李先生”。這個時候我好似給電電了一下(原來客戶所謂的“朋友”就是他小舅子,但是他小舅子一直都是幫他的忙,自己根本就沒有開鋪子的),但是馬上又回過神(假裝什么也不知道)“你好呀梁先生,不知道現在方不方便去拜訪一下你呀”“現在我在外面呀,不在鋪子(其實我在電話里面還可以聽到客戶的聲音)”“哦,沒有關系,那下次吧?”我們就這樣匆忙的收了線。
昨天我給客戶一去了一個電話,告訴他現在因為原料價格上升,所以價格不能下調給他。客戶也像以前那樣熱情的和健談。對于他哪個“朋友”的事情,我們都也沒有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