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樣化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市場環境變得日益復雜。多樣化的產品,多樣化的細分客戶群體,多樣化的銷售渠道、銷售接觸點,多樣化的傳播媒介,都對企業的營銷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行業內競爭態勢的日益激烈,而針對細分客戶群體的細分產品,都在不斷涌現。新興的銷售模式、傳播模式,也不斷困擾著營銷人員的視聽,既愛之,又不敢行之。
無論采用哪種營銷模式,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企業推廣費用與企業毛利潤的最優化配比,進而實現企業的最佳盈利。
圖中所示的最優化配比點,僅是理想狀態,是很難真正做到的。同時,最優化配比點也僅對成熟企業也有效。對于部分短期目標為搶占市場份額、不計盈利的企業,最配比點應當右移,以企業總毛利為其考核點。這就是另外一個課題了,而特眾營銷是為了實現成熟企業這一目標而提出的一種營銷模式。顧名思義,特眾營銷就是針對特定受眾群體開展個性化的各類營銷手段。
特眾營銷考驗了企業的三個能力:第一,判斷適合特定受眾群體的能力;第二,打造營銷方案的能力;第三,企業的執行力。特眾營銷并不是一種簡單的營銷手段的改變,而是對企業綜合能力的一種考驗。在不具備綜合能力的時候,特眾營銷有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無法提升企業的銷售量、降低企業的推廣費用,反而會造成企業巨量推廣資源的浪費,并導致銷量的下滑。
因此,每個企業在推進特眾營銷工作時,都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的特定受眾群體確認了嗎?我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營銷方案了嗎?企業的執行能力夠嗎?
1.判斷特定受眾群體的能力
特眾營銷的第一因素就是找到特定受眾群體。市場環境呈多樣分化,極大地提升了客戶群細分的重要性。市場分化創造了大量的細分機遇。無論什么類型的企業,都迫切需要有效界定特定受眾群體,并將其量化。
然而,現實的商業環境中,很少企業能夠描述出精確的特定受眾群體。在他們處于規模拓展階段的時候,基本上是以粗放式經營的模式在推進銷售工作。很多企業認為只要是客戶,就是好客戶。可是當增長慢慢變得緩慢而競爭加劇的時候,這種對自己的目標市場沒有清晰認識的狀況,可能導致企業很容易受到競爭對手的攻擊。
在推進客戶細分、確認特定受眾群體工作的過程中,企業也有各種阻礙。最常見的阻礙來源于三個方面:第一,企業自認在行業里“鏖戰”多年,對于市場無比熟悉,對于所謂的客戶細分工作不屑一顧,認為是紙上談兵,不切實際。第二,從企業需求角度而言,企業受其銷售額的客觀需求,也無意繼續縮小其受眾群體,缺乏意識導向。第三,從技術角度而言,客戶細分的高額費用,及對于數據分析的高要求,是短期內無法跨越的障礙。
實際上,很多企業在粗放式經營時代,基本上都以服務渠道客戶為主。雖然對于行業環境非常熟悉,但是,對于消費客戶的了解卻少之又少。很多企業對于自身的特定受眾群體,只能簡單的描述一個輪廓,比如“白領”、“青年女性”、“學生”等。不僅過于籠統,而且也無法統計目標受眾的群體特征,進而無法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營銷方案。而確認特定受眾群體,制定針對性的營銷方案,并不是縮小企業的受眾群體。無論哪種營銷活動,都有其不可預見的擴散性。當企業的特定受眾群體消費了我們企業的產品之后,就對自發的對企業品牌、產品進行推廣、傳播。這樣,企業的宣傳信息觸點,由企業及渠道商等有限的單點,轉化為廣泛的購買客戶。企業的宣傳信息觸點不斷增加,必然會影響另外一批客戶達成購買,即使這部分客戶并不是我們最有價值的特定受眾群體。而從技術角度而言,市場上很多調研公司、咨詢公司都可以協助企業完成客戶細分工作及群體特征的調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