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我們總會針對下屬的弱點,通過提醒、批評、培訓、考核等等方式,企圖去改變他們的缺點,以讓其弱處不再弱。
我們多少會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一次又一次的事故,卻在提醒我們:給下屬們補短,用他們補長過的短處,實在是比不上發揮他們的長處來得更有成效。
這樣的經驗,同樣適用于我們在市場上的征戰。
發揮優勢第一
從2004年到2007年,國產手機業一直都處在漫長的寒冬之中--在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等國際手機巨頭高歌猛進的映襯之下,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跌入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低谷,在熊貓、易美相繼退市之后,波導及其TCL、康佳、夏新、海爾等企業的手機業務普遍出現巨虧。
在此期間,我曾為某媒體寫過一篇“中國企業三板斧失威”的短評,并惹發過不少讀者比較熱鬧的爭議。這篇短評的大意是:無論國產手機企業是否采取了大規模的渠道瘦身、大規模的裁員,是否與西門子、摩托羅拉進行了渠道合作與否,國產手機仍將長時間虧損下去,并將會有更多的手機企業很快步向熊貓、易美、迪比特的后塵。
因為,我們的手機業及其一些關聯產行業過去所常用的三板斧:過于依賴低價、渠道及缺乏技術含量的產品創新已經失威--在這三板斧中,低價取勝只會換來脆弱的領先,讓我們缺乏足夠的利潤支撐和品牌力去參與競爭;渠道難成核心競爭力,可倚重少依賴,洋品牌的適應、跟進,將會讓我們曾引以為傲的優勢在短時間內稀釋,甚至是變為鯨吞稀薄利潤的累贅與問題;缺乏技術含量的創新,將會讓我們更多的局限在產品的外觀設計上玩花樣。弄來弄去都是“抄襲為主,獨創為輔”,核心技術還是別人的,(手機業)耐磨率差、返修率高的等等問題仍然無法從技術的本源上得到解決。
但是,我這篇評論主要是為中國企業及其我們當中的中小企業提個醒:要在低價、渠道、缺乏技術含量的產品創新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失威的不爭事實之下,一定要在自己目前所擅長的長袖善舞之中,袖里藏針,修煉出更多的板斧與殺招。
也就是說,并不是在否定我們所擅長的渠道、低價與“淺層次”創新所為我們帶來的積極意義。相反的是,我們中間的許多企業可能還需要多倚重它們,將我們在這些方面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讓它們為我們贏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因為,對我們中間的一些企業而言,渠道、價格、著眼“小處”與眾不同的創新,可能正是我們相對那些強大的對手,所能夠拿出手來一較長短,可以稱之為長處的優勢。
放著僅有的優勢不發揮,你還能發揮什么呢?
事實上,說到這里,許多人都可能想到了所謂的木桶理論:一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那塊板最短,我就補那塊板。我們在這里所講的,似乎就和這個理論有些相悖。
沒錯,我們就應該樹立起這樣的認識--木桶理論并非適合所有的企業、所有的時段、所有的環境。咱們就以波導等國產手機品牌為例,假如它們從一開始就不是專注營建及發揮自己在渠道、價格等方面的優勢,而是專注于自主創新、搞科研,不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出成果,就是研發方面持續投入的費用也不是自己所能夠輕言承受的。
同樣要命的是,波導們相對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國際巨頭,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即使你想在研發方面投入再多的時間、精力及金錢,可能也敵不過對手們在研發上的固有優勢。
這講的是什么呢?作為廣大的中小企業而言,在起步與發展的初期,營建更易樹立起來的某方面的優勢及其發揮這些優勢,往往都勝過補短。
但是,一旦自己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一樣了。如果中國的手機企業在有能力、有時間修補的時候,能夠及時彌補自己的短處,那么集體遭遇滑鐵盧的情況就可能得到很大的改觀。
這,同樣值得我們警醒。
找準你的優勢
“我們的優勢在哪里?一番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A-MCR全營銷五管道分析(品牌、通路、服務、促銷互動、信息傳播),好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可問題是,為什么我們那些所謂的優勢,好象并沒有顯示出什么競爭力?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問題不應該這樣看。因為,或許我們提煉出來的優勢,目前并沒有為我們帶來多少明顯的收益,但是,如果不用它們,我們就會在競爭中更加吃力。
其次,再回到問題本身。我認為有這么兩點需要我們注意,一是我們是否找準了自己的優勢;二是我們是否發揮出了自己的優勢。
接下來,我們先來談談第一個方面。
幾乎在每一個大中城市,我們都能見到許多的郵政儲蓄網點,不過遺憾的是,這些儲蓄網點的儲蓄量,相對各主要銀行的網點,低了許多。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郵政儲蓄并沒有找準自己的優勢。是的,沒有“找準”。
我們知道郵政儲蓄有許多優勢,什么點多、面廣、營業時間長、歷史悠久有信譽等等,可以數出一大堆。但是,它最大的優勢卻是在農村,而不是在大中城市。
在農村市場,中行、建行、工行等幾大銀行的勢力薄弱,往往只會面對農行或信用社一兩家的儲蓄競爭,而隨著近些年來農民收入的提高,大量余錢的增加,及其農民工的創收,這個市場實際上得到了增量。在這樣的市場,郵政儲蓄的點多、面廣才會與自己在農村的固有優勢,形成復合性強勢競爭力。
因此,從這些方面來說,郵政儲蓄在大中城市應該瘦身,轉而重點發揮自己在農村市場的優勢。
在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類似這般沒找準自身優勢的情況。這是在提醒我們:或許我們的優勢有一、二、三、四、五、六、七……這么多,但真正的優勢往往就集中在那么一兩點身上。
如何才能確保自己能夠慧眼識珠呢?不要把我們關在自己的世界,自己想當然的認為我在這方面或者是那方面比較強,而是放開眼界,去關注對手競爭力、消費者需求的細節,綜合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