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該州新動力工業裝機總規模到達1207萬千瓦,在建大基地項目750萬千瓦,在建市場化項目1100萬千瓦。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水電資源豐厚,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風資源居全國前列,可用于光伏、風電建造的荒漠化土地資源豐厚,是我國重要的動力接續基地。其中地處柴達木盆地的海西州年平均光照3000小時以上,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厚的區域之一。
據悉,該州擬定《海西州清潔動力工業開展“十四五”規劃》《打造清潔動力工業高地海西舉動計劃》,建立全州風電光伏裝機至少到達3000萬千瓦,清潔動力占一次動力消費比重和可再生動力電力消納權重均須超出全省平均水平方針。對標4條特高壓電源基地,依托“風景”和土地資源,厘清每個新動力園區的空間鴻溝和整裝開發片區,加速交通設施、電力走廊等基礎設施建造,保證新動力企業“拎包入住”。
根據海西州經濟開展布局和區域資源優勢,設立新動力發電集群工業分鏈、光伏裝備制作工業分鏈、風電制作工業分鏈、新型儲能電力系統工業分鏈、零碳工業園分鏈等7條分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開發,明確清潔動力各工業鏈開展方向,形成錯位互補的開展格式。
海西州堅持“源網荷儲”一體化推動,優化整合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構建“以荷定源”“負荷先行”“荷源一體”等“源網荷儲”一體化就地就近消納開展形式,使新動力變成工業項目的招商裝備資源,讓清潔動力在工業開展中真正發揮出鏈式效應。
該州統籌把握清潔動力開展特征,使用慣例電源,合理裝備儲能,著力提升可再生動力消納水平,實現風景熱儲、風景水儲、風景火儲協同開展,進步電源質量水平,為動力供需供給保證。目前,中廣核、魯能等嚴重光熱項目建造正在穩步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