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我國屏”里,熱情而自傲的吉祥物“清清”“源源”閃轉騰挪、萌趣十足,向人們展現清潔動力配備的德陽之光……
這仿佛是一個隱喻:地球兩端一起被點亮的,是一個正在蓬勃開展的工業,而德陽,承載了這一工業的任務和擔當。
8月27日至29日,2022國際清潔動力配備大會在德陽舉辦。這是我國舉辦的首個國際級清潔動力配備職業盛會,也是重裝之都德陽建市以來承辦的最高級別、最大規模的展會。
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四川配備制作業,在2022年與這樣一場展會“相遇”,將給德陽、給四川、給清潔動力配備制作業帶來什么?
一座“橋”,通往機會
全國60%的核電產品、50%的大型電站鑄鍛件、40%的水電機組、30%的火電機組和汽輪機、16%的風電配備、7.8%的晶硅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配備,均來自四川——本次大會上,這組數字被反復提及。
從“點亮”大西南到服務全我國,四川已成為全國清潔動力配備工業體系最完整、技術最先進的研發制作基地之一。而德陽,依托配備之都的雄厚實力,近年來在清潔動力配備范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成為聯合國清潔技術與新動力配備制作業國際演示市。
攀上巔峰的工業,疊加工業騰飛的風口,業界各方迫切呼喚一次高標準的展會。
一個公認說法是,會展業關于經濟開展而言,既是“晴雨表”,也是“助推器”。2022國際清潔動力配備大會之于四川、之于德陽,亦是如此。它搭建了一座無形的“橋”,讓國際與四川“握手”,讓四川面向國際尋覓機會。
“四川在清潔動力范疇具有明顯優勢,本次大會在四川舉辦,將會對四川乃至我國清潔動力配備工業的開展產生深遠影響。”大會開幕式上,嘉賓們形成了這樣的共識。
德陽以敞開的姿勢迎候機會。“這樣一場高標準盛會放在德陽,既是這座城市的任務與榮光,也為國內外嘉賓和清潔動力工業鏈企業了解德陽、投資德陽供給了重要載體,將有力助推德陽清潔動力配備制作業駛入開展‘快車道’。”德陽市副市長、2022國際清潔動力配備大會組委會(執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周杰說。
機會在展會之內,協作是最好的回應。大會上,有22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超1000億元;項目涵蓋鋰離子電池、燃氣發電、智能配備生產基地等清潔動力配備制作、清潔動力開發等工業鏈全范疇。“以會促產,大會簽約一批強鏈補鏈項目,將擴展四川、德陽高端動力配備工業集群在海內外、職業的影響力。”周杰點評。
關于企業而言,這是不容失去的機會。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大會設置的清潔動力配備博覽會招引了184家企業,超出招展計劃22.7%。“包括中核集團、國家電網、西門子在內的184家清潔動力頭部企業參展,以矩陣式、場景化視角全面展現四川乃至全國、全球在‘源網荷儲’全工業鏈的先進配備和前沿技術。”德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協作的火花不斷閃現。四川金星清潔動力配備股份有限公司展臺上的隔膜氫壓機,招引很多專業觀眾駐足。留電話、加微信,展會上的“握手”,有望變成會后的“牽手”。
東方電氣、國機重裝、德陽三環等推出的清潔動力八大演示使用場景,迎來絡繹不絕的觀賞嘉賓。“人均產出可提升620%!”在東方電機定子沖片“無人車間”,多種語言、多種口音不斷宣布同樣的贊賞。
機會在展會之外,搶灘是一起的姿勢。今年以來,德陽先后引入欣旺達、云一機、景馳智行等一批重大項目,累計促進簽約協作項目92個,總金額2200多億元。借大會“東風”,國機重裝、東方風電、三峽集團、浙江動力集團、三菱重工等一批龍頭企業也達成一系列購銷協作。
“咱們愿與大家一道,搶抓國家戰略機會,迎候工業騰飛風口,攜手拓寬使用空間,做大市場蛋糕,同享開展盈利。”開幕式上,四川向國際宣布邀請。
一扇“門”,翻開空間
文德國際會展中心是本次大會的主會場。這個剛剛竣工投用的巨大修建全體呈“H”“O”造型,其構思來自H2O,標志清潔動力。這座簇新的修建也是一種隱喻:經歷數十年沉淀的四川配備制作業,怎么“清”裝上陣再動身?
“打造國際級優質清潔動力基地”,早已被四川寫入未來開展藍圖。此次大會,像是一扇“門”;穿越這扇“門”,將翻開思維的空間、工業的空間、躍升的空間。
八大主題分論壇,場場爆滿、場場延時。“大家都十分重視智能電網怎么晉級應對新挑戰,都有話想說。”8月28日上午舉辦的“先進電網配備立異開展”分論壇數次被“拖堂”,一名嘉賓這樣說。
觀點的碰撞帶來幻想的延伸。“可再生動力+儲能”“清潔動力配備先進制作工藝與技術立異開展”“清潔動力配備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開展”……議題設置高度聚焦且切中要害;演講嘉賓中,除國家相關部委負責人,還有諾貝爾獎得主、兩院院士等專家學者,以及國際500強企業、我國500強企業負責人。
“本次國際清潔動力配備大會,匯聚全球頂尖企業和專家,展現職業開展最新進展,為全國際的清潔動力配備工業創造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匈牙利前總理邁杰希·彼得高度點評本次大會。
而大會推出的八大演示使用場景,則被看刁難工業未來之路的集中“劇透”。全球首個二氧化碳+飛輪儲能演示項目、東方電氣氫工業科技使用演示園等,釋放出儲能、氫能異軍突起的新信號;國內首創的葉片加工“無人車間”及黑燈產線、全球首個定子沖片“無人車間”,讓業界看到數字化智能化的新趨勢。
“咱們正從‘碳基動力’年代邁向‘氫基動力’年代”“搶抓綠色低碳、數字智能的開展機會,夯實制作之基,是我國從制作大國邁向制作強國的前提和保證”“光伏發電已成為全球最經濟的發電方式”……業內大咖們的研判,使工業開展的新空間變得愈加清晰。
此次大會最令人興奮的音訊之一,是“成(都)德(陽)高端動力配備集群”國家級先進制作業集群正式啟動建造。
上一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經過集群比賽的方式,在全國遴選25個先進制作業集群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四川省成都市、德陽市高端動力配備集群榜上有名。其背后的用意,就是要從不同職業范疇的領先者中,選出能承當國家任務、代表我國參加全球競爭協作的“國家先進制作業集群”,讓它們去沖擊“國際冠軍”。
當今,沖刺的“發令槍”已然打響:培育萬億級成德高端動力配備集群,打造國際級清潔動力配備制作基地,加快成德高端動力配備集群向國際級躍進。力求到2025年,集群主導工業產量打破4500億元,規上企業戶數打破1000戶。
這將是另一次值得期待的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