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oot id="kyoiw"></tfoot>
  • <strike id="kyoiw"></strike>
  • <strike id="kyoiw"></strike>
  • 資訊頻道
    下載手機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頻道 ? 行業資訊 ? 正文

    攜手打造“黃金三角” 長三角一體化步入新境界

    來源:全球起重機械網??人氣:4392
    |
    |
    |
      2020,長三角一體化迎來“高光”時刻。
     
      一年來公布32項制度創新成果,一體化示范區攜手打造“黃金三角”;從“隔江相望”到“跨江融合”,都市圈加強協作,江蘇省域一體化全面推進;從單打獨斗到握指成拳,長三角三省一市從“四家人”變“一家親”。
     
      “長三角”版,是管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個窗口。過去一年,“軌道上的長三角”漸行漸近,產業要素集聚共享,民生服務“一卡通行”……一個“融”字,也成為我們選出的“長三角”年度熱詞。
     
      深入一線,記錄示范區的每一次脈動
     
      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產業互聯,2019年11月1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揭牌,讓“青嘉吳”這片2413平方公里的“江南腹心”融到一起。2020年,我們走進這方“試驗田”,記錄它的每一次脈動。
     
      我們關注示范區發展“核心中的核心”,如何通過規劃引領,激發澎湃動能——
     
      示范區的生態基底是一塊“世界級的料子”。這塊“好料子”該怎么發展?2020年6月18日,國內首個省級行政主體共同編制的跨省域國土空間規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公示,我們緊扣熱點,迅速報道。
     
      2020年8月26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執委會啟動了“水鄉客廳”方案國際征集,這里不僅是“青吳嘉”的原點,也是長三角的原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何要建一座“客廳”,它將承擔怎樣的功能,建成什么模樣?記者幾經輾轉,獨家專訪了“水鄉客廳”提出者、城市設計負責人和本次方案征集技術牽頭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段進教授。《長三角為何要建一座“客廳”》稿件刊發后,好評如潮,引發了媒體界對“水鄉客廳”的追蹤。
     
      我們關注曾經各自為政的交界處,如何打破藩籬——
     
      示范區有湖蕩縱橫,有小橋流水。但交界河湖水環境共同治理,一直是個難題。進博會召開期間,正值水葫蘆泛濫時節,記者踏訪示范區發現,發軔于蘇州的“聯合河長制”,已從姑蘇河畔延伸至吳淞江邊,為長三角跨界河湖治理提供了“蘇州方案”。《“蘇州方案”提升長三角綠寶石顏值》一文,為國內其他交界地區水環境治理帶來新思路、新方向。
     
      示范區有金澤、同里、西塘等響當當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如何探尋青嘉吳文旅合作之路?記者發現,國內還沒有一個地方打造一個跨省的全域旅游示范區,而水鄉客廳的打造、江南水鄉古鎮的聯盟,加快了青嘉吳文化空間的整合,有著共同文化基因的青吳嘉“三家人”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共享文旅資源、共享一個品牌。
     
      我們關注這片敢闖敢試的“試驗田”,亮出的“破題之鑰”——
     
      統一產業準入目錄,企業遷移業務一天辦妥,跨界水體聯保共治,“水鄉客廳”方案全球征集……在示范區迎來揭牌一周年“高光”時刻,“長三角”版推出深度報道《長三角“樣板間” 一體化“試驗田”》,從制度創新、民生共享、規劃引領三個角度,全景化展示長三角一體化“樣板間”探索出的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徑。
     
      拓展視野,關注省域一體化的每一個動向
     
      過去一年,江蘇省內融合大事連連,都市圈互動頻頻、城市群多點迸發,千年運河滌蕩古今、高鐵“脊梁”暢通南北……
     
      就江蘇而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熱點在蘇南、重點在跨江、難點在蘇北,要“三點”并進、區域聯動。這既是我省的現實省情,更是答好一體化“聯考卷”的必做“功課”。
     
      2020年4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發布,這是江蘇貫徹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任務書”和“路線圖”。江蘇把“六個一體化”作為扛起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江蘇使命的具體路徑,更好地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聚焦”省內全域高質量一體化,回首2020年,一些努力與改變值得被記住——
     
      都市圈“群峰矗立”。江蘇有三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這當中,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是二級帶動核(上海處于一級帶動核)。徐州處于蘇魯豫皖交界處,是長三角未來向北輻射的帶動點。
     
      “都市圈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增長引擎,支撐城市群經濟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省自然資源廳空間規劃局局長陳小卉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以核心大城市為依托的都市圈,是帶動整個城市群發展最有效的空間模式。
     
      寧鎮揚是南京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省乃至全國最早探索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之一。去年7月,寧鎮揚三地黨政領導齊聚南京,合力打造更緊密“發展共同體”。順江而下,去年4月21日,首屆蘇錫常一體化合作峰會在蘇州召開,三市共同簽署《蘇錫常一體化發展合作備忘錄》,為蘇錫常一體化摁下“快進鍵”。
     
      常泰融合“中軸崛起”。在江蘇揚子江城市群中,泰州是江蘇發展的“中部支點”,常州定位江蘇“中軸城市”,江陰、靖江往來密切。常泰大橋緊鑼密鼓建設,江陰第二長江大橋開建,錫常泰跨江合作,實現江蘇“中軸崛起”。
     
      跨過江去“來來往往”。從“隔江相望”到“跨江融合”,過去一年,南來北往愈發密切。去年4月7日,南通市黨政代表團考察蘇州,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動跨江融合發展,爭當省內全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去年7月13日,泰州市黨政代表團赴無錫、蘇州取經,深度融入蘇南。
     
      “一縱”牽南北,時至今日,流淌千年的大運河仍在為南北融合發揮重要作用。而就在去年12月11日上午10時,首趟高鐵G8301次列車從揚州東站駛出的剎那,江蘇的“另一縱”也登上時代舞臺——擁有江蘇高速鐵路網“脊梁”之喻的連淮揚鎮鐵路,實現全線貫通運營。
     
      去年12月30日,鹽通高鐵建成通車。至此,江蘇“三縱四橫”的主骨架基本建成,蘇北腹地從“地無寸鐵”到“逐步成網”,補上了江蘇高鐵“半邊天”,“軌道上的江蘇”已呼嘯而來。站在省內全域一體化新起點,融合發展的步伐不覺間又加快了。
     
      全盤觀察,傾聽一體化的每一縷回聲
     
      長三角以全國2.14%的土地,承載了11.7%的人口,產出了20%的GDP。轉眼間,《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迎來了周歲“生日”。一年間,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這片35.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體化美好藍圖已然繪就,乘勢而進的“沖鋒號”已經吹響,三省一市正攜手邁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時代。
     
      擁抱一體化,長三角“一家親”,理念厚植于你我心間。作為一體化的親歷者、見證者,我們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提出時,就敏銳觀察到省際毗鄰區域資源共享、產業合作、協同發展的點點動向。
     
      在政策助推下,江蘇省界毗鄰區率先挽起了手。去年2月13日,昆山花橋與上海嘉定簽訂《嘉昆兩地聯防聯控備忘錄》。去年3月20日,由南京騰亞精工投資20億元的精密工具研發與制造基地項目在馬鞍山博望區簽約,落戶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示范區內。去年4月9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理事會討論審議了一體化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2019-2035年)草案,這是全國第一個跨省級區域的有法定效力的空間規劃。
     
      區域合作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三省一市“串門”“牽手”動作不斷,一體化的進程一路“高歌猛進”。
     
      去年6月5日-6日,我們走進湖州,走進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現場。從滬蘇湖鐵路開工到長三角企業家聯盟成立,從19項重大合作事項簽約到585項重大科技成果亮相“云”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澎湃活力相繼涌現;
     
      去年7月1日,我們走進泰州。這一天,泰州有了直通上海的動車,一腳跨入上海兩小時“朋友圈”,跟隨泰州市委書記、市長一同搭乘首趟動車,108分鐘,從揚子江畔來到黃浦江濱,見證滬泰合作新篇章;
     
      去年8月6日,我們走進湯山。在“暢游長三角·美好新感受”主題游活動上,“60+6+1”的長三角高鐵旅游“大禮包”發放,長三角文旅高質量一體化達成全新共識。
     
      我們關注長三角區域內的一趟車、一座橋、一條路,為長三角人出行越來越便捷感到喜悅。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長三角”。消息一出,我們迅速作出反應,寫下《1+1+1+1>4,大手筆擘畫大愿景》,緊扣規劃內容、積極采訪專家,為長三角交通一體化建言獻策。
     
      規劃布局,項目落子,長三角城市與城市間的距離正在一步步縮短。
     
      去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鐵全線貫通,河南、安徽、浙江三省實現高鐵“無縫對接”,加速了長三角與中部地區連通;去年7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通車,南通至上海間鐵路出行徑路“曲線變直線”,南通正式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去年12月11日,連淮揚鎮高鐵全線建成運營,這條高鐵線縱貫江蘇南北,形成中軸鐵路主通道,北接沿海和隴海鐵路大通道,南連滬寧城際鐵路,中部與徐宿淮鹽、寧啟鐵路相交,京津冀、環渤海和長三角“三大經濟圈”聯系日漸緊密。
     
      長三角一體化的紅利不斷釋放,同樣被我們悉心捕捉。
     
      去年6月,三省一市公安部門共同簽署了10個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合作項目,推動更多群眾辦事事項在長三角地區“全域通辦”“一網通辦”“掌上可辦”;《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8月簽署,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正式落地;長三角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通道,已實現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和8130家醫療機構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的“兩個全覆蓋”。(許海燕 王建朋 沈佳暄)
     
    來源: 新華日報
    文中內容、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刪除!
    ?

    移動版:攜手打造“黃金三角” 長三角一體化步入新境界

    相關信息

    • 馮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 原題:馮飛在2021年全省高標準農田建造現場推進會上指出加速項目建造進度促進農民增收致富9月2日,2021年全省高標準農田建造現場推進會在東方市舉行,總結我省高標準農田建造前期作業經驗,...[詳情]
    • 海南將打造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
    • 原題:《十四五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造實施計劃》出臺打造海南洋浦區域世界集裝箱樞紐港近來,國家開展變革委印發《十四五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造實施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詳情]
    • 昌江打造叉新線木棉三角梅特色美麗公路
    • 原題:昌江打造叉新線木棉三角梅特征美麗公路預計今年年底完結創立昌江黎族自治縣因地制宜,今年選擇將通往七叉鎮、王下鄉要點景區必經之路的叉新線(昌江叉河鎮至東方新龍鎮),打造成為木棉...[詳情]
    • 沈海高速海口段加緊施工
    • 9月2日拍照的沈海高速海口段項目施工工地(無人機相片)。G15沈海高速公路海口段是G15沈海高速和G75蘭海高速在海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海南省高速公路銜接全國高速公路網的僅有通道,路線全長...[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毛片a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2021国产精品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6|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内射后入合集|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国产A∨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a久久久久久久| 911亚洲精品国产自产|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