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福州地鐵1號線二期全線“電通”,今年底將開通初期運營。
6月9日凌晨,隨著三江口站1500V開關柜的一次性合閘成功,1號線二期工程順利完成首次送電,圓滿實現了全線“電通”。這是繼“洞通”“軌通”之后,1號線二期工程又一重大進展。同日上午,動態檢測車帶電上線完成“熱滑”試驗。
為此后車輛調試、信號取證等初期運營前的諸多工作,如期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地鐵實現“洞通、軌通、電通”三通后,就進入調試階段,然后空載試運行,接著進入初期運營階段,市民就可以買票乘車啦~
科學調度
克服既有線施工難題
地鐵運行需要電力,電力輸送的“血管”就是環網電纜,自2019年7月份以來,福州地鐵便緊鑼密鼓地開始實施既有線環網電纜敷設施工。這項工作面臨兩大難題:
一是僅能利用既有線路運營后的少量時間進行施工,時間緊、任務重。據介紹,1號線二期工程電源由一期黃山供電主所提供,需經過已經開通運營的5站4區間才能達到二期工程區間;施工中需使用軌行機械敷設,所以只能利用夜間地鐵停運之后的3個小時進行作業,再加之環網電纜施工流程復雜,展放電纜、再進行電纜敷設、電纜上架及電纜綁扎等一系列工序,極為耗費時間。
二是安全責任大。在既有線施工,一旦發生任務無法按時完成或軌行機械故障無法開行,將直接影響到次日地鐵的發車,進而影響的地鐵一整天的運營,甚至可能造成險性事故。
為確保地鐵1號線既有線運營安全,同時保證施工進度,福州地鐵組織設計、監理、運營、施工等單位多次研究討論,確定了最終的敷設方案。
?施工單位中鐵電氣化局根據敷設方案,增加了比正常施工班組多一倍的工人;與福州地鐵運營分公司詳細梳理每日施工細節,提前籌備,做到時間利用最大化;
?施工過程中,每個施工點開始前,福州地鐵和施工單位都會提前開會制定相應計劃,對每道工序進行分解,對于可能會遇到的技術難題和安全問題提前預估,制定了車輛故障救援預案、無法按時完成施工的應急處理預案等;
?每一個施工點從人員進場到清場撤離,地鐵集團和運營分公司都全程安排專人盯控和配合。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當地電力部門得知工程節點需求后快速響應,及時對黃山主所施工及送電方案進行審批。多措并舉下,確保了施工安全和進度:
1、2019年11月 電纜敷設施工完工。
2、2020年4月 1號線二期供電系統首個變電所(安平站)正式送電成功。
3、2020年6月9日 1號線二期工程完成接觸網首次送電,圓滿實現了全線“電通”。
科技引領
聘請“黃醫生”和“清道夫”
電通后的熱滑試驗,也是開通運營前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更高效更準確的做好這項工作。福州地鐵集團請來了業內知名的“黃醫生”和“清道夫”。
據介紹,傳統的熱滑是在運營線路的電客車上加裝檢測設備進行,檢測完成后再進行拆除,且功能單一;“黃醫生”是在工廠特殊定制,包含了地鐵試運營新規要求增加的檢測項目,能夠一次性完成限界檢測、熱滑及新項目的檢測,既提高了速度,也減小了對運營線路上電客車的影響。本次的應用也是福州地鐵正線的第一次應用。
“清道夫”幫洗澡
“清道夫”為中鐵電氣化局城鐵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代隧道水沖洗車,全車104支水槍可同時開放,全方位清洗隧道各部位。同時,在智能操作、清潔儲水、視頻監控和安全防護等方面都處于行業內領先。
雙線作戰
抗疫搶工雙推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福州地鐵集團迅速采取措施,按照市政府要求全力開展防疫抗疫工作。為保障施工生產的正常推進,福州地鐵幫助施工單位訂購口罩、消毒液和體溫計等防疫物資;在施工現場設檢測點,確保所有進場人員的安全;要求各施工單位控制員工流動;設隔離區和隔離點,對于有發熱跡象的人員嚴密隔離監控;對返崗工人統一聯系進行核酸檢測等。
復工復產階段,福州地鐵組織人員返崗,通過嚴格篩查人員動態,采取集體包車、乘坐飛機、高鐵等多種方式返榕,經過檢測和隔離觀察后,全部投入到施工生產一線中來。此外,倉山區相關部門積極協調檢測單位開展核酸檢測,指導現場防控措施設置,對于滿足要求人員及時開具解除隔離證明,使其能夠盡快復工復產。3月初機電項目施工已實現滿產,大大保障了工程進度和節點的實現。
1號線二期工程
1號線二期工程北起福州火車南站站,南至三江口站,線路全長4.924Km,共設四站四區間,途經安平、梁厝、下洋、三江口四座車站,其中在梁厝站、下洋站可與在建6號線換乘,全線鋪軌總長9.771km。
1號線二期作為連接福州主城區和三江口片區的重要軌道交通,將進一步強化福州城區與東南段的連接,也極大提高東南片區交通質量,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黃醫生”忙巡診
“黃醫生”是中鐵電氣化局城鐵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動態檢測車,這是一種可以對地鐵接觸網幾何數據、硬點測試、燃弧檢測、壓力測試以及限界檢測等進行檢測的國內地鐵行業最先進的設備,因車身為亮黃色,被業內人稱為“黃醫生”。(來源:福州地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