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全國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對第二批42處國家工業遺產授牌,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榜上有名。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決策部署,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經工業遺產所有權人自主申請,相關省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中央企業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了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并于近日由工信部公布。
近年來,隨著我國進入工業化后期的后半段,對工業遺產保護以及工業旅游開發逐漸提上日程。作為河南省經濟強區和工業重區,洛陽澗西區正以工業轉型升級為契機,迎來深度促進工業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時代。中國一拖是較早對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的工業企業之一,受邀參加此次經驗交流會,正是基于中國一拖將東方紅工業游與工業遺產文化產業化運營有機結合,開啟了工業旅游與遺產保護的新模式。
作為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的中國一拖核心物項主要包括辦公大樓、廠前廣場、沖壓車間、工具車間、裝配車間、發動機車間和廠大門等。中國一拖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55年開工建設,1959年建成投產,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第一輛軍用越野載重汽車在這里誕生。經過60余年發展,已經形成以農業機械為核心,同時經營動力機械、零部件等多元產品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集團,是中國農機工業的重點骨干企業。2008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批準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一拖的重組方案,中國一拖正式進入中央企業序列。
作為我國最大的農機制造企業,中國一拖也是澗西區開展工業旅游的先鋒代表之一。從建成投產起,每年都有大批客商、外賓到中國一拖參觀訪問、洽談貿易和進行技術交流,“東方紅”品牌已經成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代名詞。2004年,中國一拖被列入我國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2018年1月,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11月列入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本文來自一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