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巨大的互聯網市場潛力以及O2O本身相對的低投入高盈利的特點,加上來自行業人士和風投的普遍看好,都成為孕育O2O模式的溫床。創新工場首個O2O孵化項目布丁獲得來自清科創投領投的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客多集團憑借本土化創新的O2O模式獲得了包括美國藍馳美元基金、北極光創投美元基金、前雅虎CTO、阿里巴巴CTO吳炯先生等國際知名風投的聯合投資,首輪達到1320萬美元。在廣州地區,多家O2O公司獲得風投的青睞。O2O模式將很快引來爆發期。
趨勢六、人在囧途,購物搜索機遇與挑戰并存
隨著國內互聯網電子商務多年來的迅猛發展,網絡購物用戶達到近四億的人口,已經進入"全民網購時代"。與網絡人群同時增長的還有不斷增加的網購平臺,像新興的專業購物搜索引擎--如迅購網、返利網、一找網憑借自身在專業購物搜索領域獨特的體驗與特色迅速崛起,用戶數量也日益擴增。那以迅購、返利、YEEZHAO為領軍代表的專業購物搜索能不能沖擊傳統搜索巨頭的地位,在激烈的互聯網行業中占得一席之地呢?同時,購物搜索未來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
趨勢七、通天帝國,信息流、物流、支付流仍是電子商務三大瓶頸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商業經濟模式,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的迅速發展引發了交易方式的創新,特別是流通模式的變革。作為整個電子商務模型的三條動態主線,物流、支付流和信息流是每一筆電子商務交易都不可或缺的。其中物流是基礎,信息流是橋梁,支付流是目的。電子商務的保障--物流。物流只是交易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卻是商品和服務價值的最終體現,"以顧客為中心"的價值實現最終體現在物流上。京東CEO劉強東親自當期物流配送員可窺見物流仍是電商企業的心頭之痛。一個成功的物流系統至少應該做到5R,即在正確的時間(righttime)、正確的地點(rightlocation)和正確的條件(rightcondition)下,將正確的商品(rightgoods)送到正確的顧客(rightcustomer)手中。
趨勢八、悸動的心,網購環境進一步成熟
電子商務經歷了十多年的沉浮,泡沫被吹掉又出現,大型網站快速擴張又迅速倒閉。在大浪淘沙的過程中,市場整體的目標受眾還是越來越多,所涉及的行業和產品也越來越豐富,市場份額也是飛躍增長,更關鍵的是品牌環境已然開始走向成熟,主要體現為五點。
電子商務平臺中嫁接SNS社區化功能,目的就是將獨立的社會化營銷方式直接移入電商平臺。以此縮短營銷流程、掌握市場信息、刺激商品銷售、滿足網民交友需求。電商網站不僅提供了交易服務,而且還集成了大量的資訊和人脈,成為消費者了解最新消費理念、時尚等信息的重要陣地。
趨勢九、戀愛的犀牛,移動電商時代強勢來襲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潛在消費市場被逐漸挖掘出來。目前,中國手機用戶數量龐大,多數追求時尚的年輕人都習慣用手機上網聊天、娛樂,消遣時間。這讓許多業內人士看到了巨大商機,移動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方式也逐漸為傳統企業所推崇。
在國家政策支持,資本涌入,用戶倍增,上網資費持續下降,上網速度不斷加快的大趨勢下,移動互聯網熾手可熱,移動互聯網成為新一輪"造富浪潮"和"黃金"產業,必然催生更多偉大的企業。,移動電子商務5年后一定會超過傳統電子商務。
趨勢十、法證先鋒,電子商務法律法規不斷完善
自1997年誕生第一家專業電子商務網站中國化工網以來,中國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目前已形成B2B、B2C、C2C、O2O以及第三方支付等多元化發展市場。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完善,法律體系也在不斷完善。目前已經出來的政策法規包括電子商務類、網絡購物類、電子支付類三大類近三十部相關內容的法律法規。從2009年第一部以電子商務命名的地方法規《上海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規定》出臺,到因為規定"冷靜期"而鬧得沸沸揚揚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范》頒布,國家對電子商務的重視逐步加強。2012年是一個分水嶺,隨著電商企業群雄逐鹿,各相關的法律法規會相繼出臺草案。據悉,商務部正在起草網絡購物條例,2012年將有可能列入立法計劃。2011年9月商務部下發的《"十二五"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到2015年,電子商務法規標準體系將基本形成。2015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比率將達80%以上;應用電子商務完成進出口貿易額占我國當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0%以上;網絡零售額相當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