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不能總靠自己的直覺,直覺就像靈感,時靈時不靈。也不能靠管理學,高深繁雜的管理理論不容易落地。德魯克發現,成功企業家靠的是一套明確、簡單而又深刻的說辭。天天說,月月說,年年說。說來說去,自己居然都真的相信了,企業就有希望了。
總結德魯克的研究成果,成功企業家的說辭,剛好是三句半。
第一句:今天都有什么新鮮事兒啊。企業家首先要關注自己的生存環境。審時度勢,搞清楚什么能做,都有誰在做,能否繼續做等等,是企業發展的頭等大事。遇到拎不清的愣頭青,偏要去幼兒園銷售墓地,向出家人推銷洗發水,去工商局門前賣盜版,向黑老大募集見義勇為基金,做起來會很累。
第二句:都知道俺們是干什么的嗎。企業要有使命,使命決定了企業最終的歸屬。光發下去一堆好刀,也不說是砍柴還是砍人,結果只能是刀銹人散。企業因使命而凝聚,因凝聚而有力,因有力而成事。
第三句:需要的家伙什兒都準備好了嗎。企業必須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先機。手下都是老弱病殘,很適合沿街乞討。要在乞討行業脫穎而出,禮儀培訓相當重要:衣服上打幾個洞,臉上抹幾層灰,眼神如何孤苦無助,言語如何軟弱無力,沒有百日功,哪有千粒米啊。
有了這三句,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最后那半句: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