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霍悅
在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基地,566臺設備集中發車,銷往東南亞、非洲、中亞、中東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這些設備來自三一集團、中聯重科、山河智能等企業,涵蓋挖掘機、泵車、旋挖鉆機等10余個品類。
在徐工起重機械智能制造基地,煥然一新的二手履帶起重機XGC85、XGC55,經過嚴格的二手設備認證體系后蓄勢待發,助力東南亞地區工程項目建設。
……
對于工程機械行業而言,無論是“再制造”,還是“二手設備”,都并非新鮮名詞。在全球市場上,卡特彼勒等工程機械巨頭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布局開展設備更新再制造業務。歷經50余年發展,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舊件回收和再制造產業銷售系統,為企業貢獻了巨額利潤。
現如今,中國的工程機械市場已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工程機械保有量超900萬臺。“伴隨設備快速迭代,預計2025年中國工程機械二手車市場規模將擴大至1500億元人民幣。”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裁單增海表示,盡管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但也存在市場起步晚、發展不規范、透明度低、質量評估標準缺失、再制造標準不完善、售后服務不足等問題。
如何加快推動工程機械二手車市場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步入存量時代,工程機械二手車業務能否成為行業企業新的增長點?均已成為推動工程機械產業綠色循環發展、促進工程機械產品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迫切需求。
全球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
作為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機械再制造,是以機器的全壽命周期設計和管理為指導,以提升廢舊機器性能為目的,以優質、高效、節能、節材、環保為準則,采用先進技術和產業化方式,對即將報廢的工程機械進行修復和改造的一系列技術措施。
據了解,經過再制造的工程機械,質量和特性一般不低于新產品,但成本只有新產品的50%,且節約能源60%、節省材料70%,再制造過程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可降低80%以上。
“工程機械設備通常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一般可穩定運行8年以上,為二手機流轉提供基礎條件。”在華泰證券分析師倪正洋看來,工程機械殘值率是品牌綜合服務能力的體現,也是“品牌力”的直觀體現,而主機廠注重殘值率管理,促使工程機械二手車市場快速壯大。
ECONMarket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二手工程機械市場約為954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220億美元。“全球二手機市場規模達千億美元,是工程機械重要的研究切入點。”倪正洋說道。
當我們把視線轉回國內,在基礎設施和重大建設工程巨大需求拉動下,我國迅速發展為全球工程機械門類最齊全、品種最豐富、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工程機械主要產品保有量為862萬-934萬臺,比上年底增長0.75%。“從需求結構看,工程機械市場逐步從以增量需求為主轉到存量更新與新增需求并重,有的以存量更新為主的階段。”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如是指出。
而近幾年隨著國四切換、大規模設備更新、新能源技術發展以及部分地區對新能源設備占比的硬性要求等多重因素的干預下,一批尚未達到報廢年限的舊設備被市場提前淘汰,也進一步擴大了工程機械二手車市場的規模。
那么,如此龐大規模的二手設備將流向何方?一部分流向國內市場,另一大部分則流向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當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持續旺盛,高性價比的二手設備成為不少企業和項目的首選。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不斷開拓,持續提升品牌質量。據倪正洋介紹,憑借性價比上的優勢,我國工程機械二手機出口快速提升,2024年出口量首度超過國內新機銷量。
二手車標準體系有待完善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推動大規模以舊換新、支持二手車循環利用等相關政策,“綠色循環”“再制造”等字眼被頻頻提及。但相較美國、歐洲、日本等國際成熟工程機械市場,其利潤有近七成來自后市場,其中二手車占很大的比重。國內工程機械二手車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潛力大、后勁足的同時,也面臨很多挑戰。
“我國工程機械后市場投入少、起步晚,市場結構比較松散,近年來,國家、各省市圍繞工程機械二手車市場有序健康發展出臺了相關政策和規范,但缺少國家、行業層面的有效銜接和統一規范。”單增海進一步解釋道,流入二手市場的設備信息不透明,定價標準不統一。例如,相對于汽車、掛車等二手車市場,現行二手車產品目錄中涉及工程機械二手設備較少,相關指導政策相對薄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全品類、大規模出口。
標準,是破題關鍵。單增海表示,當前工程機械二手車市場標準體系還不夠完善,各地區、各公司標準不統一,缺乏統一細化的交易規則、定價標準、質量評估標準和再制造標準體系,售后服務、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市場規范,任重道遠。與部分國際巨頭相比,現階段我國工程機械再制造業務投入和規模仍有較大差距。由于市場不規范,多年來設備“翻新”和“造假”盛行,破壞了再制造成長的土壤,用戶往往認為再制造產品不過是一臺“翻新”設備,認可度較低。此外,受制于再制造產品還未能形成批量和市場規模,相關供應鏈及配套體系不完善,舊件回收成本仍比較高。
與此同時,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格局正發生深刻演變。面對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我國工程機械再制造出口業務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與風險。
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一些不符合條件的工程機械進入再制造產業中,一部分工藝流程尚未標準化,缺乏有效的質量控制,再制造后的工程機械產品質量不穩定,存在隱患。另一方面,工程機械再制造出口貿易企業的風險意識和抵御風險能力有待提升。相關企業對海外相關國家(地區)的市場規則和法律制度不夠熟悉,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不健全,企業在工程機械再制造出口貿易中容易陷入被動。
推動建立區域性二手設備交易中心
對于工程機械二手車市場當前面臨的挑戰,單增海建議,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工程機械二手車市場秩序和標準體系。重點推進二手設備再制造質量評估、二手設備價值評估、二手設備驗收技術規范等行業標準制定,提升設備可信度,增強市場活躍度。加快完善工程機械二手車相關政策法規,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設備登記、評估檢測、市場監管等要求,提升二手車流通效率。
“可以在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所在地,建立區域性工程機械二手車交易中心。”單增海表示,依托產業集群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產業優勢,提供工程機械二手車展示、銷售、評估、拍賣、過戶等一站式服務,并推動建立數字化二手車交易平臺,通過建立統一大市場來規范市場行為,提升市場透明度,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聚焦二手工程機械設備,工程機械之都——湖南長沙已作出不少探索。這里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首批國家級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湖南工程機械企業在再制造領域持續發力,以期打造新增長點。
三一湘瓊(海南)智造產業園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主要打造三一集團工程機械維修中心與再制造中心,開展發動機、閥、減速機等工程機械零部件及國內外二手設備維修再制造。中聯重科也在海南建設高端裝備產業園,把回收的二手工程機械設備,運送到該項目基地進行維修、改造、輕組裝,借助東方深水港優勢,銷往海內外。
為了讓二手工程機械設備更為便利、實惠地出海,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搭臺,組織主機及貿易企業聯合開展再制造設備出口業務。今年3月,工程機械再制造及維修基地正式揭牌,不僅為長沙深化再制造體系的改革與實踐提供重要的平臺支撐,也為推動工程機械行業再制造產業體系建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除此之外,針對行業的堵點和難點,湖南還從標準入手,發布國內首個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標準,對涉及的委托評估、設備核查、重大事故判別、質量鑒定、價值評估、出具評估報告、聯盟認定等七個環節予以規范,進一步提高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設備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工程機械二手車出口方面,單增海則建議,持續更新完善二手車產品目錄,擴大工程機械二手車設備覆蓋范圍;加強出口工程機械二手車的質量監管,避免過度競爭,破壞二手車出口秩序;支持、鼓勵企業加大海外售后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中國品牌二手車國際化經營能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