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點環繞8個方面,至2025年擬施行項目出資約869億元
日前,水利部下發通知,確定廣東、浙江、山東、江西、湖北、遼寧、廣西7個省(自治區)作為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鼓舞7省區先行先試,力求用3年至5年時間,先導區建造獲得顯著成效,創造一批可借鑒、可推廣的典型經驗。來源:遼寧日報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明,先導區建造,旨在完成遼寧省水網與東北水網、國家水網有效銜接,發揮橋梁樞紐作用。建造任務包括涉水空間管控、防洪減災網、供水保障網、河湖生態網、水文化景觀網、智慧水利網、水活經濟模式、現代水管理系統8個方面。至2025年,擬施行項目出資約869億元。
受自然條件影響,我省東中西部水循環特色和水資源稟賦差異顯著,水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布局不匹配。經過持續的水利基礎設施建造,我省形成了以堤防、水庫為主干的堤庫結合防洪工程系統以及流域、水庫、首要江河聯通聯調的水資源裝備系統,全省水網主骨架開始樹立。
據介紹,我省早在“十五”期間就策劃施行了“北中南三線”水資源裝備工程。目前,部分輸供水工程已建成通水,累計調水近70億立方米,同步削減地下水開采量累計近16億立方米。在“十四五”規劃中,我省進一步清晰施行全省水網工程戰略安排,安排編制《遼寧空間均衡水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建造空間均衡水網示范區。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省經過輸供水工程建造進一步聯網、補網,省級主干水網掩蓋規模由45%提升至58%,鄉村規模化供水工程服務人口份額由15%提升至35%,鄉村自來水普及率由82%提升至88%。同時進一步完善防洪減災系統,將要點江河5級以上堤防達標率由63.7%提升至75%;具有應急備用水源的城鎮份額由34%提升至70%;地表水水質到達或優于Ⅲ類水體份額由74.4%提升至78.7%。全省用水總量嚴厲操控在162億立方米以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到達12%。
到2025年,施行河流生態廊道建造,加大水土保持與水源涵養力度,將全省水土保持率由75.76%提升至78.61%。經過制定重要河湖生態流量保障計劃,加快河湖重要操控斷面生態流量監測站點建造,有操控性水利工程的河流完成生態流量管控全掩蓋,首要操控斷面生態流量達標率由80%提升至85%。經過輸供水工程及其相互之間的聯通工程,力求將全省要點水源互聯互通率由44%提升至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