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由江蘇省開展和改革委員會、省教育廳、省科學技能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學技能協會、無錫市人民政府、省大數據管理中心等指導,省人工智能學會和江南大學聯合主辦,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政府、無錫市科技局、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無錫市科協、無錫物聯網立異促進中心等共同支撐。
我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金亞秋,我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并行核算機技能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陳左寧,歐洲科學院院士、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核算機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周志華,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朱慶葆,我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核算機科學與技能系教授孫富春,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松燦,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蔣國平,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吳小俊等一批聞名專家學者到會大會開幕式。
無錫市市長趙建軍、省開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溫志剛、省科技廳副廳長趙建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李健,省科協二級巡視員李政,省大數據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朱壽華,無錫市副市長周文棟,無錫市政府秘書長陳壽彬,濱湖區委書記孫海東,濱湖區區長李平等到會開幕式。
趙建國致辭時表明,江蘇是較早布局人工智能工業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共具有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近1000家,帶動相關工業產值超千億元,涵蓋智能軟件、智能機器人、智能傳感器、智能制作等多個范疇,涌現出了思必馳、億嘉和、朗新科技等一批領軍企業,在語音辨認、智能機器人、智能傳感等范疇構成了較強的技能立異力、職業影響力和中心競爭力。
周文棟介紹,近年來,無錫市依托物聯網工業稟賦,增強智能工業實力,提高智能制作水平,高效布局智能基建等工作成效顯著。到2021年末,無錫人工智能重點企業超越200家,中心工業規劃達193億元,構建起較為齊備的工業鏈條,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傳感器、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芯片等標志性產品構成一定優勢。跟著一批“傳統職業+AI”的典型企業生長壯大,一批智能化晉級的典型事例推廣應用,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構成。到7月底,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16400個,重點場所5G網絡靈通率位居全省首位。建成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渠道4個、智能網聯道路超越600公里。國家超級核算無錫中心依托“神威?太湖之光”核算機系統,為人工智能開展供給渠道支撐。
孫海東進行濱湖工業開展推介時表明,濱湖是無錫中心城區與中心功用區,也是無錫重要的新興工業集聚地和立異策源地。近年來,濱湖區堅定不移施行立異驅動開展戰略,打造了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能研究院、上海交大無錫光子芯片聯合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級立異渠道,誕生了“奮斗者號”載人深潛器等一批“國之重器”,立異已經成為濱湖高質量開展的最明顯標簽、最強勁動能。濱湖把人工智能作為重點開展的三大未來工業之一,制定施行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方針舉措,著力打造省內一流、全市搶先的工業集群。
大會開幕式上,趙建軍與朱慶葆共同為“江蘇省人工智能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揭牌。該實驗室已獲省教育廳正式立項,是江蘇僅有的人工智能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對加強江蘇人工智能范疇國內外開放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宗旨論壇中,金亞秋、陳左寧、周志華等專家學者別離以“空間遙感信息智能感知與微波視覺”“新一代人工智能安全與自主可控開展戰略研究”“新型機器學習神經元模型的探究”為題作陳述。
大會期間,還舉辦江蘇省信息消費大賽、人工智能工業開展大會以及近二十場平行分論壇等活動,涵蓋了AI理論、技能、工業、應用、人才、標準等多方面內容,環繞林業、醫學、教育、健康、國防、元世界等各式主題,引領人工智能前沿方向。
本屆大會上,2022年度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獎也正式揭曉。自評獎發動以來,共收到105家企業申報的140件(產品、計劃、場景),最后評選出技能立異獎(優異產品)60件、技能應用獎(優異解決計劃)45件、技能推廣獎(應用場景演示)10件。據悉,該獎項建立于2018年,是省科技廳備案贊同建立的獎項,旨在鼓勵和表彰在人工智能科學研究、技能開發與立異、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工業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