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益于貴陽率先在全省打造的首個全流程電子化買賣體系,進一步探索招標(收購)買賣服務新模式,推進公共資源買賣數字化整合,將招標(收購)“買賣、服務、監管”融為一體,切實推進貴陽貴安公共資源買賣效能大幅提高?,F在,該體系已全面上線運轉,告別了資料預備費時費力、人工操作呈現誤差等惡疾。
該體系在進場掛號、招標公告發布、招標文件獲取、招標保證金繳納、招標保單處理、買賣證明書打印等7個環節電子化的基礎上,完成中標候選人公示、中標成果公告、中標通知書發放及中標合同簽訂等6個環節電子化、智能化,完成招標不跑路,買賣不碰頭。
為讓評標工作愈加獨立、客觀、公正,貴陽市公共資源買賣中心結合該體系在全國率先完成渙散獨立卡位式評標的模式,集中批量式抽取當天開標項目的評標專家,讓同一項目評定專家處于不同評標室的評標卡位在線評標,評定過程中互相不碰頭、不音頻、不視頻,主動隱匿評定人員信息,有用防止彼此攪擾、誘導評標。
在貴陽市公共資源買賣中心,記者看到每個標室逐個隔開,形成數個獨立的半封閉評標席,每個席位裝備相應的電子開評標設備和視頻監控等輔助設備,猶如布下了“天眼”,時刻監督著每個人的一言一行。評標區門口設有電子門禁和臉部識別體系,評標專家只要進行臉部識別后才能進入該區域。
“現在中心共設148個獨立評標卡位,‘不碰頭開標’真實做到了讓‘暗箱操作無處藏’。”貴陽市公共資源買賣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在評標環節,參與各方都只能通過對話框進行文字交流,交流內容在體系中全程留痕,有用遏止了招標人勾結招標、暗地買賣等行為產生,減少了人為因素對評標活動的攪擾,比較傳統的人工評標,過程高效快捷,成果更科學公正。
數據顯現,該體系自上線運轉以來,共展開全流程電子化買賣項目350宗,觸及企業15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