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聯大數據驅動智慧農場2025”在安徽省蕪湖市峨橋鎮中聯智慧農業示范基地隆重發布。中聯重科將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與國內外頂尖農業技術專家、企業合作,推進農機、農藝、農信融合,力爭在2025年,實現全方位農田數字化種植解決方案的普及,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等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領導、各省(區、市)農業農村信息系統有關負責人,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李道亮等科研院所專家、企業代表,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農機公司董事長熊焰明等出席活動。
“中聯大數據驅動智慧農場2025”發布活動現場
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農機公司董事長熊焰明介紹項目情況
活動現場,中聯重科無人拖拉機衛星平地、無人拖拉機旋耕、無人拋秧機、無人植保機、自動灌溉等“黑科技”,在搭載了數字化管理設施的高科技農田中輪番亮相,向廣大嘉賓展現了“無人農場”的智慧魅力。
中聯智慧農業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袁勇富介紹,中聯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將打造成為一流的科研中心,培養并聚集頂尖的農業科技人才。同時,中聯智慧農業示范基地還將成為智慧蕪湖數字大米基地、大數據驅動農業基地、循環農業示范基地、高標準數字農田基地的樣板,實現信息采集、實時監控、分析處理、遠程管控等數字化控制,形成以大數據為驅動力的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
中聯重科智能農機無人駕駛作業演示
據了解,中聯智慧農業在國內率先推出全程水稻數字化種植解決方案,通過“天、空、地、人、農機”五位一體數據采集、模型分析,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在降本增產、節肥減藥、提高品質等方面效果顯著。
在蕪湖市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中聯智慧農業示范基地以點帶面,聯合蕪湖各縣區40戶農業經營主體,將運營模式復制推廣,形成約2萬畝的智慧蕪湖大米種植圈。此外,中聯智慧農業還在湖南環洞庭湖區域推廣數字大米標準化種植,建設湖南智慧農業科研培訓示范基地。
“十四五”規劃提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建設智慧農業,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布“中聯大數據驅動智慧農場2025”,是中聯重科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生動實踐。
中聯重科副總裁熊焰明表示,中聯重科立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以數據為紐帶,致力于成為高端智能農機與智慧農業“雙引擎”驅動發展的高科技企業。中聯重科將持續加速物聯互聯、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打造作物全過程數字化種植方案,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推進產業融合升級,助力農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本文來自中聯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