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應用服務水平是當前工業互聯網平臺競爭力的體現之一,這包括解決方案的供給能力。邏輯上,這也是不同平臺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15大雙跨平臺之一的徐工信息卻正在探索與其他平臺的開放共享。
4月28日舉行的2021數字工業高層論壇上,江蘇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EO張啟亮告訴中國工業報,正在探索與青島市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合作,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資本的合作,如項目投資的模式;第二就是應用場景,徐工信息將把核心的場景、技術和能力開放出來,形成一個共享、共創的模式;第三就是解決方案層面的融合。
事實上,工業互聯網企業都是在不同的擅長的領域進行發展,每家都有專長。但中國的工業門類太多了,任何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應用場景都覆蓋到。“未來應用場景的合作,將是每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必由之路”。
張啟亮表示:“徐工信息與青島市的工業互聯網企業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取長補短,博取精華,將更好地為青島乃至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以及賦能的能力和解決方案。”

江蘇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EO張啟亮
提升平臺應用服務水平
據悉,目前徐工信息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了80個細分領域、20個行業子平臺,平臺工業APP已有11000多個,“殺手級”的工業APP有50個左右,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從解決方案層面,主要包括:
一是有色金屬行業解決方案,客戶有江銅、銅陵有色等,幫助有色金屬企業解決供應鏈、生產過程的無人化、運輸物流體系等。
二是量大面廣的零部件加工企業,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計劃的透明化、過程的數字化、質量檢測的數字化、排程的數字化。
三是發動機解決方案,客戶如濰柴、上柴、玉柴、云內動力,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把發動機停機和待機時間的油耗降低了8%左右。
四是具有優勢的建筑施工行業,通過施工滴滴平臺的方式,把施工設備做了共享,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包括工地的智慧管控、增加司機就業。去年為行業帶來的效益大約是65億元。
五是工程機械行業,做設備的遠程控制、預測維護、售后服務、應收賬款管理等。行業前5名之外的工程機械企業大部分都與漢云平臺進行合作。
六是新能源汽車行業解決方案,發展非常快。通過漢云平臺,實現行駛軌跡的回放。目前與上汽、二汽都有合作。此外,北京市50-60%的廂式物流車輛,都在漢云平臺上管理。
七是教育行業解決方案,漢云平臺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聯合建立工業互聯網實驗室,目前已合作了150多所院校,未來2-3年計劃達到500所。
通過連接實現互聯互通,是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功能。此外,隨著數據的積累,如何釋放工業數據的潛能,產生新的動能,成為建平臺、用平臺企業關注的焦點。
張啟亮介紹,大量的中小企業無力購買相關的工業協議,因此上云面臨障礙。為解決這一問題,徐工信息從2019年開始,先后購買了大量的工業協議,通過與企業分擔的方式,協助中小企業降低成本。與此同時,通過嵌入式開發,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可兼容90%以上的工業協議,涉及165種工業門類。
而數據價值的釋放則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因為它需要跨學科和多學科協同。比如發動機的健康狀況判斷,就需要通過振動、噪音、油耗等數據進行分析,這就需要工業、計算機、、數學、統計等不同學科人才協同才能解決。例如,漢云平臺已經實現設備零部件生命周期的判斷,這對于未來的預防性維修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再如,基于漢云平臺,通過機器學習,實現焊縫識別,提高焊接機器人焊接質量。
未來工業互聯網如何突破和創新
2021-2023年是工業互聯網快速深化、落地的階段,張啟亮認為,這個階段工業互聯網的突破和創新,將重點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創新。未來整個工業互聯網的突破,必須和最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結合,如5G+工業互聯網,特別是遠程施工、遠程控制,以及無人化的操作,這些場景的深化應用都離不開5G。
二是工業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將來工業要實現智能決策,必須與工業互聯網結合在一起,來推進工業的自適應、自決策,真正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定制。
三是應用場景的突破。工業互聯網發展得好不好,關鍵在于應用場景能否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和進步。所以也可以說應用場景比技術更重要。
四是人才。目前工業互聯網的人才和產教還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缺口很大。如果人才問題突破了,將帶動工業互聯網的大幅度的創新。
五是中小企業。如果工業互聯網連接的只是龍頭企業,這不是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就應該解決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的難點和痛點,提升其核心競爭力。中國制造能否迸發出新的能量,就在于中小企業。
據介紹,徐工信息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未來的布局有幾個方面,一是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公司收入的20%投入到研發。二是交付團隊的全國布局,布局18個區域市場,形成覆蓋全國主要經濟地區的交付服務網絡。三是資本市場上市,通過資本和技術兩輪驅動, 來更快地為企業賦能。四是未來計劃建設20個行業子平臺,做深做實垂直行業子平臺。五是推進國際化戰略,中國工業互聯網能否領先,就在于國際化,目前漢云平臺已經連接“一帶一路”沿線30個國家,未來2-3年計劃拓展至40個國家。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