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臨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中交建筑科技產業園項目,廠房結構已基本搭建完成。
“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共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約8億元,新建8條生產線及技術研發中心、試驗檢測中心、產業工人培訓中心,主要生產墻板、疊合板等預制建筑構件及綜合管廊、橋梁等海綿城市預制市政構件及高強混凝土,產能可達35萬m/年。”中交建筑科技產業園總經理助理張保鋒介紹,項目投產后可吸納就業1000人。
中交建筑科技產業園是山東省“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項目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探索新舊動能轉換模式。“項目一期計劃2021年底建成交付使用,將以‘綠色生態’為基本發展理念,以智能制造為發展目標,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統,致力于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能化建筑裝配工廠。”張保鋒介紹,項目建成后,將以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服務為核心,打造集信息咨詢、科研檢測、部品生產、工程總承包、一體化裝修、綠色建材研發、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商。
同時,項目將搭建行業領先產業工人培訓平臺,打造山東省魯南地區首個具備成體系、規模化、技術集成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產業工人培訓基地”、“科技轉化人才培養基地”。
今年臨沂高新區聚焦磁電、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綠色建材等現有產業,著力擴體量、打造支柱產業,力爭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競爭力和行業主導權的產業集群。中交建筑科技產業園項目、天元綠色建筑產業園等綠色建材項目正是高新區產業集群打造的發力點。
為讓項目盡早落地開工,臨沂高新區在企業投資建設“入口端”開始發力,發揮部門合力,串聯服務鏈條,實現企業從簽約、到拿地、再到開工全程無縫銜接的“保姆式”服務,幫助項目搶抓建設黃金期,拿地即開工讓企業贏在了起跑線。
“要進一步提升要素整合能力和工作執行能力,打破以往條塊分割的工作模式,推動體系重構和機制創新,形成高效工作新格局。”臨沂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姜昊成介紹,臨沂高新區將用“園丁”的理念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審批環境、服務環境,做到企業、項目“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全力提供高效優質服務,確保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達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李曉萌吳海云
“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共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約8億元,新建8條生產線及技術研發中心、試驗檢測中心、產業工人培訓中心,主要生產墻板、疊合板等預制建筑構件及綜合管廊、橋梁等海綿城市預制市政構件及高強混凝土,產能可達35萬m/年。”中交建筑科技產業園總經理助理張保鋒介紹,項目投產后可吸納就業1000人。
中交建筑科技產業園是山東省“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項目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探索新舊動能轉換模式。“項目一期計劃2021年底建成交付使用,將以‘綠色生態’為基本發展理念,以智能制造為發展目標,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統,致力于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能化建筑裝配工廠。”張保鋒介紹,項目建成后,將以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服務為核心,打造集信息咨詢、科研檢測、部品生產、工程總承包、一體化裝修、綠色建材研發、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商。
同時,項目將搭建行業領先產業工人培訓平臺,打造山東省魯南地區首個具備成體系、規模化、技術集成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產業工人培訓基地”、“科技轉化人才培養基地”。
今年臨沂高新區聚焦磁電、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綠色建材等現有產業,著力擴體量、打造支柱產業,力爭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競爭力和行業主導權的產業集群。中交建筑科技產業園項目、天元綠色建筑產業園等綠色建材項目正是高新區產業集群打造的發力點。
為讓項目盡早落地開工,臨沂高新區在企業投資建設“入口端”開始發力,發揮部門合力,串聯服務鏈條,實現企業從簽約、到拿地、再到開工全程無縫銜接的“保姆式”服務,幫助項目搶抓建設黃金期,拿地即開工讓企業贏在了起跑線。
“要進一步提升要素整合能力和工作執行能力,打破以往條塊分割的工作模式,推動體系重構和機制創新,形成高效工作新格局。”臨沂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姜昊成介紹,臨沂高新區將用“園丁”的理念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審批環境、服務環境,做到企業、項目“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全力提供高效優質服務,確保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達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李曉萌吳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