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ics2.baidu.com/feed/6a63f6246b600c330040786e5082b408d8f9a1b5.jpeg?token=51e4d372910ed6d5e7b8d7cba1a377fa&s=48E22ED156B957801E98CE5C03009073)
香河縣運河文化公園一角。
記者近日從廊坊市政府了解到,隨著《廊坊市北三縣與北京市通州區協同發展“5+12”系列規劃》的發布,北三縣張開1258平方公里的懷抱,積極對標北京城市副中心,實施留白增綠戰略,逐步形成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空間格局,全力配合副中心打造京東生態屏障。
為了同一片藍天白云
近年來,北三縣環境空氣質量有較大改善,霧霾天氣較往年有明顯減少,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在廊坊市前列。
香河縣2020年度大氣污染綜合指數為5.06,同比下降3.25%;PM2.5累計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無變化。重污染天9天,優良天數為245天,達標率為66.9%。
對比五年前,三河市2020年度大氣污染綜合指數由8.80下降至4.79,下降 45.6%;PM2.5濃度由 91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8微克/立方米,下降58.2%;優良天由145天增加至259天,增加了114天;重污染天由65天減少至7天,減少了58天;同期對比2019年,PM2.5、PM10、NO2、CO濃度分別下降 7.3%、14.8%、15.0%、5.6%。
大廠縣進一步推動水生態系統修復與建設,通過完善與通州區日常監測、監管執法、應急響應等聯動工作機制,推動建立監測信息共享機制,確保空氣質量與通州區同步改善。
目前,北三縣正在探索與通州區建立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聯合防治協調機制和新車抽檢抽查協同機制,進一步健全北三縣與副中心大氣聯防聯控機制。
河湖治理“一張藍圖干到底”
北三縣圍繞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與生態修復,積極與通州區共建潮白河大尺度生態綠洲,形成自然優美的生態安全格局。
目前,北三縣積極與通州共同推進京冀界河道清淤疏浚、景觀提升等工程建設,促進河湖治理互聯互通。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隔潮白河相望的大廠回族自治縣一片生機盎然、萬木勃發的喜人景象。大廠縣立足服從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堅持生態優先,“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的底色更加鮮明厚實。目前,大廠縣森林覆蓋率已達34.4%,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67%,道路綠化普及率達100%。隨著“通武廊”北運河文化帶建設、荷花之鄉創建和全域旅游等景觀提升工程的縱深推進,香河縣與副中心共建潮白河生態綠洲已初具規模。
全面引進“京標”處理污水
北三縣加快全面引進“京標”處理污水。去年3月起投入運行的燕郊西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執行京B標準;大廠污水集中處理PPP項目完成了PPP項目前期工作和社會資本方招標工作,夏墊污水處理廠已進場施工;香河縣五百戶污水處理廠正在開展立項審批,預計2021年建設完成。對標北京市美麗鄉村建設標準,截至目前,北三縣累計清除垃圾142.5萬方,完成廁所改造13722個,轉運車輛購置26臺。三河市完成5萬余平方米村街道路硬化,香河縣完成5.5公里農村道路建設,大廠縣完成村莊綠化6.1萬平方米。
北三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與副中心共筑京東生態屏障。協同攻堅的努力,必將換來天更藍、水更清、城更綠、鄉更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風景。(本報記者 韓梅)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