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村精準規劃,如何實現村美人和業興 ——從十八洞村村莊規劃看我省國土空間規劃的做法與成效
![](https://pics7.baidu.com/feed/8cb1cb13495409234eadefa91025020eb1de49a2.png?token=bc9bf2e9c4b6323c6f305058da0e8ac4&s=6BBE21C0BC313C9E0B81355A030050D0)
(十八洞村規劃建設前、中、后對比圖)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
近日,我省舉行首屆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60余件村莊規劃作品亮相,十八洞村村莊規劃成為現場“爆款”。
“十八洞村建立了湖南省首個駐村規劃師制度,形成了一套鄉村精準規劃模式。”十八洞村駐村規劃師尹怡誠介紹,精準規劃下,十八洞村環境變美了、產業興旺了、老百姓的精氣神也更足了。
科學合理的國土空間規劃是全面構建我省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保護格局的基礎。放眼全省,湖南國土空間規劃師們正在著力繪制“村美、人和、業興”的村規圖紙和美好明天。
![](https://pics7.baidu.com/feed/4e4a20a4462309f755ceb2c80873dff4d5cad6c8.jpeg?token=926899aff782f60fdf8199d919cce7ec&s=A2F27985466336B45119048B0300C092)
(駐村規劃團隊為十八洞村村民講解規劃)
扎實調研、村民共同參與
“隆宗興家的房子位于地勢較高的山坡上,正面是傳統的木板、側面是新砌的灰色磚墻;隆太金家是一棟苗居,面積很大但已經破舊不堪了……”在十八洞村,以尹怡誠為代表的十八洞村駐村規劃師團隊,對村里的一房一磚、一草一木都熟稔于心。
2018年,十八洞村引進規劃設計團隊,對全村自然資源、歷史人文、基礎設施現狀,進行了“地毯式”摸排,并以此為基礎,編制實施精準規劃。
“好的規劃是深入現場,用腳走出來的!”尹怡誠說,自駐村開始,團隊每天上山下谷,充分了解村寨空間要素、掌握空間特征。
夯街峽谷,千峰萬壑,駐村規劃師團隊以鐮刀開路行走了一天,發現峽谷呈“U”字形分布,且峽谷中遍布著大小數十個洞口,洞中鐘乳石雄奇瑰麗,是優質的旅游資源。
鄉村精準規劃也是交流出來的。
起初,駐村規劃師剛到村寨與村民講規劃時,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規劃都是鬼話”。
“我就問他們,想不想建新房子?想不想賺錢?”尹怡誠說,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規劃的用處,激發大家參與的積極性。
針對村民建設新房的需求,規劃團隊告訴村民將在村寨南、北片區各建一處新居民點,眾人興致高昂。
北部新寨選址確定好后,村民有不同意見,規劃團隊最后拍板:“村民是規劃主角,聽村民的。”經專業機構論證地質條件和土地用途后,新寨選址最終移至村民認可的位置。
村民們對規劃就這樣從不相信轉變為積極配合參與。
![](https://pics2.baidu.com/feed/9358d109b3de9c82c5398fb111fc530d19d84330.jpeg?token=569839800acee3b39ea9a236de878c14&s=ACB8E013191AD6CC44DD005E0300C0E2)
(十八洞村旅游路線規劃圖之一)
利用有限資源做好產業規劃
依托以獼猴桃為主的種植業,以土雞、蜜蜂為主的養殖業,利用生態文化等資源發展起來的旅游業……十八洞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十八洞村土地資源稀缺且分布碎片化,但它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遺產。
如何在有限資源條件下做好產業規劃的大文章?
經過精準把脈、靶向設計,規劃團隊設計了“一廊連兩翼,六寨齊一心”的蝶形空間發展結構,即通U形山水景觀這一個廊道,串聯起蓮臺山生態休閑區和高名山農旅產業區兩翼齊飛、全域發展,以精準扶貧首倡地梨子寨為中心、6個傳統苗寨齊心齊力、共同致富。
“實踐中,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做到基本農田、生態空間一步不退,產業用地、功能配套一樣不少,既滿足了當下產業發展的需要,又為未來留足了空間。”尹怡誠說,十八洞村的鄉村規劃貴在“精準”,如遴選特色產業,依托自身稟賦條件,發展有機農業、綠色加工業、鄉村旅游等主導產業;細化至各個產業上,又精準施策,如旅游產業注重自然與人文融合,大力發展紅色、綠色、古色旅游。
2017年至2019年,通過“飛地經濟”模式、異地流轉土地,獼猴桃產業規模與效益進一步提升。2018年以來,山泉水經濟興起。2019年,臘肉、苗魚等農產品附加值持續提升……
產業發展節節攀升,十八洞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增長到2019年的14668元;村集體收入由2013年之前幾乎空白增加到2019年的126.4萬元。
![](https://pics4.baidu.com/feed/8c1001e93901213fbc8656cc2d9ae5d62e2e95e9.jpeg?token=05c0d7997b9ed1780748369ea4a4dcb9&s=5ED019C14E732E880C1044120300C0C2)
(駐村規劃團隊與國土廳等單位核實十八洞村村莊規劃兩規合一圖斑)
既留鄉村韻味又展現代風貌
冬日清晨,疊嶂山巒下的十八洞村青瓦房鱗次櫛比,瓦房上冒著陣陣白霧青煙,苗寨古色古香、干凈整潔。
傳統苗居建筑是十八洞村獨特的鄉村文化遺產。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鄧鐵軍稱,依照規劃,十八洞村的鄉村建設,不大拆大建、不貪大求洋,做到既美化人居環境、又提升生活品質。
風貌改善是個大工程,需要在改造中采用本地常用的技術、材料、形式、工藝,做到依山就勢、就地取材,與周邊山水田園渾然一體、相映成趣。
遇到風貌改造“釘子戶”,工作量還要加倍。
村落還原成老寨子風貌前,村民楊明當用所有積蓄修了一棟漂亮的“洋房”,他不能接受把新房“還原”成老房。
“整個村落看起來一樣,搞旅游才搞得起來。”“你家是最美的風景觀賞點,改造后更能吸引游客到你家來居住” ……規劃團隊田長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楊明當一家最終同意了改造方案。
在環境整治中,規劃設計對道路、庭院等統一設計、統一風格,同時全面開展危房改造、改廚、改廁、改圈、改浴“五改”和水、電、路、房、通信、環境治理“六到戶”工程,村容村貌為之一新。
新舊兩相宜、景村成一體。2019年,十八洞接待游客60萬人次;目前人氣持續爆棚,成為全國“網紅”打卡地。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