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10月,工程機械行業表現優異,獲得了不少關注。 工程機械與其他的產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產業鏈較長,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較大,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之一。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工程機械遭受多次沖擊,傳統產業正在朝著信息化、集成化等方向發展。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工業機械行業的成熟發展,未來將會有更多細分領域快速成長。
工程機械行業景氣
截至目前,2018年各品類工程機械銷量數據都呈現節節攀升的局面。以推土機為例,根據協會統計數據,今年以來,推土機累計銷售5747臺,同比增長27.6%。
業內人士分析,我國工程機械銷售額與固定資產投資呈正相關的關系,2018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6%,盡管增速較緩,但增長趨勢依舊;另外,7月下旬國務院會議及政治局會議都提出了“保基建促投資”的發展基調,在此背景下,工程機械行業將帶來實實在在的銷量提升。
與此同時,我國機械行業在海外市場的擴展上也頗有成效。據悉,在一帶一路政策引領下,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雅萬高鐵等國際大通道開工建設中都頻頻出現中國工程機械設備的身影。可見,我國工程機械綜合實力的顯著增長。
更新量逐年大幅上升
近兩年工程機械銷量大增的原因,更多是來自行業內部機器的更新換代,并且這一趨勢正逐年大幅上升。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是因為受國家環保政策持續趨嚴影響,2016年4月起國家對工程機械的節能及排放標準制定的更為嚴格,非道路移動機械柴油機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執行到了第三階段,淘汰不符合要求的非道路機械勢在必行。
自2018年以后的未來一段時間內,工程機械市場將受嚴格的環保政策利好,更新量依舊會增加。
再制造成為重要標簽
隨著工程機械行業的穩步發展,再制造逐漸成為行業成熟的標簽之一。
所謂再制造就是追求低碳、環保、綠色制造,被視為未來產業升級替代的發展方向。有資料顯示,工程機械再制造產品比新產品的制造節能60%,平均有55%的部件都可以被再利用,制造過程中可以節省80%以上的能源消耗。
目前,工程機械產業的再制造已經成為其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它不僅為客戶提供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佳方式,也有效支持了國家提倡的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的號召,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化轉型大勢所趨
隨著近幾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峻,勞動力短缺,人力成本顯著上升,智能化已成為大勢所趨,工程機械也不例外。
如今,各行各業都在謀求產業的轉型升級,尤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下,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了工程機械企業發展的主要路徑。通過機器人替代、軟件信息化、柔性化生產等方式,企業可實現上下游信息透明、協作設計與生產,大大提升了生產服務的質量與效率。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持續推進,未來工程機械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將是未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重點,而智能化的普及更是重中之重。未來,彭浦將會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研發出更多優質產品,服務客戶、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