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湖南新聞聯播報道:試通車在即的港珠澳大橋,因創造了多項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奇跡,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在這項超級工程中,有著許多的湖南制造”。
▲圖片來源:4月8日湖南新聞聯播截圖
港珠澳大橋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創造了多項橋梁建設奇跡。同時,它也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一橋飛架三地,連接香港、珠海與澳門,全長55公里,將打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空間。
▲圖片來源:4月8日湖南新聞聯播截圖
中聯重科作為湖南制造的一張靚麗名片,從港珠澳大橋建設伊始,就有全地面起重機、拖泵、布料機、泵車、塔機等70多臺高端設備,深度參與了人工島橋面等多個項目的建設。
位于香港機場附近的人工島可以說是港珠澳大橋項目難度較高的施工段。該段項目負責人何昱華談到,人工島項目橋梁多處角度傾斜5-6度,且處于轉彎區域,對吊裝要求穩定性和微動性能要求極為嚴苛。同時,由于項目毗鄰香港國際機場,因機場空管,對電磁干擾有嚴格要求。
負責吊運重量達80-140噸的橋面混凝土組件的中聯重科QAY500全地面起重機高效完成了項目相關的任務,設備最大起重量達500噸。數據顯示,從2016年11月底至今,中聯重科QAY500起重機安全工作超過1000小時,安裝橋梁混凝土塊超3萬噸,起吊重物近10萬噸,可以說是500噸級別名副其實的“吊裝能將”。
“QAY500起重機采用主臂工況,臂長區間27米/33米,吊裝工作幅度20米以內,起升高度6-20米。平均安裝一個組件大約為1-2小時,應該說速度相當快。”客戶方負責人說。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交通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被稱為“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里程碑式工程。未來,中聯重科將繼續創新前行,研發更加綠色環保、智能高效的尖端設備,助力更多國之驕傲的世界性奇跡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