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工業再次回歸
曾經,美國鐵路工業名噪一時。但當美國人發現汽車更適合短距離旅行以及通過飛機橫穿國度更為便捷、有效時,鐵路開始變得沉寂。直至1960年末美國工業近乎全線崩盤時,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創建美國鐵路公司(Amtrak)以挽救工業危機。
但即便是2000年末投入服務、運行于華盛頓、費城、紐約和波士頓之間的阿西樂快線(AcelaExpress)也難與時尚、現代化的歐洲列車相媲美,前者的服務及速度已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
但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及副總統拜登為鐵路事業的振興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奧巴馬特地乘火車參加就職典禮,拜登也在參議院任職期間定期乘火車往返于特拉華州和華盛頓兩者間。美國政府在高鐵計劃方面已經先期投入105億美元。其中80億美元來自2009年推出的刺激經濟計劃,25億美元來自2010財政年度預算。
在高鐵建設項目上,加州呼聲最高,前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在內的多個政府官員也力挺該工程。
美國交通部鐵路項目的高級官員保羅·尼森鮑姆(PaulNissenbaum)將高鐵系統分為三大區域建設,即芝加哥、圣路易斯、底特律應有時速為177公里的火車銜接三城,從波特蘭到西雅圖、達拉斯到休斯頓再到夏洛特也需有高鐵網絡,從北卡羅萊納到華盛頓特區也可用高鐵串聯。
此外,人口的變化也在推動著鐵路復興。美國鐵路乘客協會的蓋爾(SeanJeans-Gail)認為,年輕一代并不渴望擁有自己的汽車,這是與其父輩的不同之處。
但也有人指出,美國高鐵建設的決策以及2016年總統選舉后的鐵路復興計劃控制權更多地掌握在政客的手中。“這一次政府很給力,”美國高鐵協會主席安迪·昆茨(AndyKunz)說,“在高鐵項目建設上,國會與總統的意見總是唱反調。要知道共和黨人總是反對,而一半民主黨人則態度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