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經過近90分鐘的牽引轉動,位于寧夏中寧縣的新修石(石空)堿(堿溝山)公路跨包蘭鐵路轉體立交橋實現成功轉體,這是目前我國首座跨包蘭鐵路轉體立交橋,也是寧夏境內的首座轉體立交橋。
此次轉體的立交橋全長363.1米,其引道長856.9米,橋梁寬19.5米,概算投資8000萬元,于2013年7月開工,項目完全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全國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中寧新材料循環經濟示范區的交通運輸瓶頸問題,方便大型車輛及設備進出園區。
“由于橋梁澆筑期間要保證包蘭鐵路正常通車,因此橋梁施工時與鐵路線平行進行,澆筑后實行轉體。”立交橋施工方寧夏路橋橋梁公司經理王偉說,修建轉體立交橋就像是在大橋橋墩部安裝了一個形如磨盤?大如鋼碗的“軸承”,當橋梁上部澆筑完成后,通過特制的千斤頂,將總重量達7400噸的整孔大橋按逆時針轉動81度,跨鐵路線至路線設計位置與另一端橋體合龍聯通,這也填補了寧夏修建轉體立交橋施工工藝的空白。
包蘭鐵路自內蒙古包頭東站至甘肅蘭州站,全長990公里,是我國華北通往西北的重要干線,對加速內蒙古?寧夏?甘肅的經濟建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