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寧夏能源發展成就及戰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寧夏已形成了煤炭開發與深加工、煤電生產與新能源開發為一體的能源發展格局,能源工業已經成為寧夏的支柱產業。今年,全區人均電力裝機、發電量均居全國首位,風電裝機規模位居全國前10位,光伏發電容量居全國第4位,寧夏能源工業在國家能源戰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據介紹,近年來,寧夏按照將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現已建成年產85萬噸煤制甲醇,160萬噸烯烴、120萬噸煤基多聯產、21萬噸煤制二甲醚、70萬噸煤基化肥、6萬噸聚甲醛等一批現代煤化工產業項目。全區煤化工產能超過1000萬噸,其中新型煤化工產能達到539萬噸。國家示范工程神華寧煤年產400萬噸煤炭間接液化項目等一批現代煤化工項目正在建設。全區人均電力裝機3.7千瓦、人均發電量1.8萬千瓦時,均居全國第一位。風電裝機達到400萬千瓦,光伏發電容量200萬千瓦,水電、風電、光電裝機約占總裝機容量的27%,發電量占全部電量的10%左右,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寧夏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介紹,到2020年,寧夏將建成國家重要的煤炭資源轉化基地,形成世界最大、最具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煤制油化工基地。初步預測,煤化工基地將帶動下游產業和服務業發展,直接和間接實現經濟增加值1300億元,上繳稅費200億元,帶動沿黃城市經濟帶新增就業崗位1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