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山保稅港區,近80個龍門吊擺開架勢,層層疊疊的集裝箱堆滿碼頭。
上海自貿區獲批成立,旋即點燃多地競相申報的熱情。
這項旨在推動中國未來經濟自由化的制度改革,將經過2至3年的改革試驗,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探索新的市場制度建設,立意極其深遠。
作為長三角區南翼重要城市,溫州該如何領會這一重大改革信號,承接上海自貿區的輻射與溢出效應,創造和建立與溫州沿海開放城市相匹配的條件,再造溫州開放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臨淵羨魚
不如退而結網
自從上海自貿區在國慶前開張以來,截至2013年11月中旬,已經有13個地方有意申報自貿區。其中已經明確向國務院或相關部門提交申報的地方至少有4個,包括廣東、天津、青島和重慶兩江,其他地區也正在積極籌備并通過各種渠道表達意向。
溫州的兄弟城市舟山也是積極分子之一。“以舟山自由貿易港為基礎的浙江省自貿區方案早已完成。”寧波大學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鐘昌標說,“只是在功能定位上遇到了問題。”
平心而言,和其他沿海開放城市相比,溫州這些年來抓住的機會是不多的,條件是不夠的。尤其是近年來,省內兄弟城市及周邊沿海城市不斷刷新拿國家政策的紀錄時,溫州作為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坦白講還是“一窮二白”。
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制度創新,首先是在一定的地理范圍內才得以實現的。國務院的目標是讓上海的經驗、制度、業務都可以復制,并在全國加以推廣。關鍵的問題是,如果這些創新舉措在2至3年內真可以復制的話,溫州該如何與省內兄弟城市及周邊沿海城市競爭?
機遇不等人,我們應該怎樣填補短板,創造和建立與溫州“改革先行者”地位相匹配的條件?力爭海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發展空間拓展機制、地方金融發展機制、對臺合作機制等等與開放經濟相關的舉措重新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為此,首先是要加大頂層設計力度;其次,要在底層創新上敢于作為。
頂層設計
需要積極爭取
近年來,溫州開放經濟之路之所以步子不夠大,甚至在有些方面徘徊不前,跟頂層設計爭取不到位有很大關系。因此,市委市政府一方面積極主動爭取允許溫州先行先試的原則、政策,另一方面也在積極主動爭取上級的改革試點、項目落戶溫州。
就當前來講,包括向國家申報設立“較大的市”、對臺經貿合作區、中小企業銀行、溫州綜合保稅區,向省里爭取增設省級產業集聚區等。
爭取設立綜保區,也是當前較為迫切的選擇。
根據此前來溫調研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建議,目前自貿區與綜保區并不矛盾,如上海、舟山都在綜保區的基礎上轉型提升。作為金融改革試驗區的溫州,能更方便有效地復制上海的金改經驗,對接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和業務,實現溫州經濟跨越發展。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溫州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籌)主任陳宣安說,“要對接上海的最佳選擇是自己也要有一個綜保區,未來才可能有機會讓上海的試驗成果也能在溫州落地。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溫州有金融改革試驗區的金名片,相比其他城市,一旦綜保區設立,復制上海自貿區的金改經驗將更為直接方便有效。”目前,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批并在明年爭取通過國家驗收,而綜合保稅區也在積極申報建設中。
而謀求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更是外界關注的熱點之一。這一試點的要求,首先出現在此前國務院確定的“溫州金改十二條”中,而后在下發的《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中,改成了“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兩個字的刪減帶出進展推進的積極信號。
期許個人境外直投“開閘”,對開放經濟之路的意義當然不止于溫州一地。此前,上海、天津也曾遞交相關試點方案。開放個人境外直投,將為溫州民間資本提供一個出路,為個人境外投資找到合法的出口通道,但當前,個人境外直投試點的探索,更需要堅定、有序地加快頂層推動。
底層創新
重在敢于作為
頂層設計固然要積極爭取,底層創新同樣不可忽視。
底層創新要敢于作為。
溫州的諸多改革成果都來自于底層創新、來自于群眾創造。再造溫州開放經濟新優勢也離不開群眾的創新智慧和潛能。
甌飛圍墾工程,滄海變桑田的傳奇正在演繹——從甌江之濱到飛云江畔,甌飛一期圍墾工程達13.3萬畝,加上起步區龍灣二期和丁山三期7萬畝,共達20.3萬畝,跟市區現行建成區面積相差無幾。未來這片土地,承載了溫州開放經濟的未來。
國際化的空港,正蓄勢待發翱翔遼闊的藍天——去年溫州航空口岸升格為國際口岸,并開通對臺客運直航,及至韓國、泰國等國際航線;今年4月,溫州永強機場正式更名為溫州龍灣國際機場;10月,長3200米的新跑道正式投用;12月24日,溫州直飛羅馬航班將正式開通,屆時,溫州將成為國內繼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個直飛羅馬的城市??崭?,托起了溫州開放經濟的羽翼。
狀元岙深水港,正打造海天一色的新舞臺——溫州港是全國沿海25個主要港口之一和國家重要樞紐港。2007年溫州港狀元岙港區深水碼頭就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但目前仍處于第十二次臨時開放。為此,這幾年,溫州幾乎不惜代價推進溫州口岸建設,著力擴大口岸開放:近期狀元岙港區擴大開放又獲得國務院批準,明年上半年要通過國家驗收。
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金彪認為,現階段政府的作為對出口增長的作用巨大,千萬不能把出口問題簡單甩給企業、甩給市場。目前,市商務局正在牽頭研究有關優化舉措,將爭取在年內出臺促進外貿工作的政策,力求在穩定政策預期、提高扶持標準、及時兌現政策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外貿企業發展積極性。
事在人為,假如說,自貿區率先落戶上海是天賜之緣,那么,對于溫州來說,無需羨慕,無需哀嘆,憑借著溫州人“敢為人先”的精神,我們還將再造溫州開放經濟新優勢,寫就一幅改革的嘔心之作!
機遇,就在手中!路,就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