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外貿企業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似乎也不盡然,有的企業就表示,他們的業績在逆勢高速增長。
自從金融危機在全球范圍蔓延開后,以美國為首等發達國家經濟面臨嚴峻挑戰,更讓與之關系密切的眾多國內外貿企業處境堪憂。迫于發達國家下降的購買力和消費能力,以及可能長期處于低迷狀態的現狀,很多外貿商紛紛放棄外貿市場,轉投內貿市場,以期能平安“過冬”。
在《第四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大會》的現場,我見到了義烏市誠駿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吳文娟小姐。被評為“2007年度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百強”的誠駿進出口有限公司是家有著自己工廠,以出口自產的樹脂工藝品為主,兼顧代理其他產品出口的典型外貿型企業。原本以為他們和其他一些外貿企業一樣,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些金融危機的沖擊。可在和她交談后才得知,公司的銷售額不僅沒有下降,而且還增加了約50%。這一說法,在隨后對公司總經理樓葉飛的口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證實。
對市場的敏銳感知和判斷
談到金融危機對公司最大的影響,義烏市誠駿進出口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樓葉飛語出驚人:“最大的影響,就是帶動了客戶和利潤的大幅增加。”這樣自信的回答,讓人感到難以置信的同時又不免心生疑惑:他究竟是靠什么才能在危機中獨善其身的呢?
誠駿公司經營的產品主要是香水瓶和化妝品的包裝盒,之前的主要客戶都集中在一些發達國家市場。但從2008年初開始,樓葉飛敏銳地察覺到,來自這類成熟市場的客戶詢盤量有減少的跡象;與此同時,來自一些新興市場的網絡詢盤量卻開始穩步增長,如俄羅斯、印度、越南等國家。
而權威部門的相關數據也從側面證實了他的判斷: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勢頭強勁,2007年我國對印度和俄羅斯的出口年增長率分別為65%和80%。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這些新興市場旺盛的進口需求,同時也印證了中國外貿企業仍然擁有巨大出口商機的事實。
樓葉飛說:“通過對訂單來源的變化進行分析,我們認為,主要是因為美國的‘赤貸危機’對歐美的買方市場造成了巨大影響。而網絡營銷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發展則加速了全球范圍內其他國家買家的網絡貿易行為,我們正是得益于此。”
有了準確的判斷,隨之而來的,就是有效的行動。“我們適時而動,盡最大努力抓住每一個網上新客戶的詢盤機會,重新對客戶進行整理分類,迎合他們新的偏好或習慣,力爭把每一個新詢盤都轉化為新訂單。”
因為及時轉變角色應對了客戶的轉變,很快,誠駿公司就有個一批新客戶。“我們現在正跟越南最大的一家香水瓶公司合作,僅其中一款玻璃瓶的訂貨量就一次性達到了400萬人民幣。”樓葉飛興奮地說。
堅持電子商務是另一個成功法則
如果說,樓葉飛之前對外貿出口重心轉移的準確判斷占了成功的一大半,那堅持依靠使用電子商務絕對是他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大量中國買家和賣家急于開拓新的市場,國外大量經濟新興體的買家和賣家又想要進入到中國市場。考慮到采購成本等因素,商務旅行和展會等傳統貿易手段勢必會減少,而是更加依賴于電子商務平臺來進行貿易合作。
從2006年公司成立至今,樓葉飛一直堅持使用電子商務,更是積極嘗試了很多中小企業都不太會用到的企業信息化軟件。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不僅沒有像他之前擔憂的那樣破壞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反倒還提升了團隊的工作效率。“以前收郵件得一個個郵箱去查收,現在用了CRM系統,不僅可以一次瀏覽到所有郵箱的內容,還能對客戶進行很好的分類整理,原本紛繁復雜的產品也都有了清晰的分類,報價、訂單一目了然。”樓葉飛誓要將電子商務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