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英式紅茶還是伯爵紅茶?”吳志初頗有紳士之風,這位佳爾華執行董事與記者的對話在廣州珠江新城開始。研究公司慘淡的2007年年報,以及和吳志初的一席談,記者摸索出佳爾華退市AIM背后的建筑行業脈絡和中小企業困境。
佳爾華于9月1日于AIM發布的英文公告稱,董事會決定從AIM退市,原因是今年以來財務狀況顯著惡化,保留AIM上市公司身份的相關費用及監管負擔已“不再合理”;公司與其在華銀行之間出現了問題,其年度滾動信貸安排未能展期,現有貸款則被催還。與此同時,集團執行董事吳志佳、吳志初和徐益創將償還貸款,以免佳爾華在華資產喪失贖回權并保持公司運營。
“融資不成功,股價持續下挫,開支又大,我們說服了一些非執行董事,繼續在AIM掛牌并不明智。”吳志初說。佳爾華上市后,股價曾在2005年7月走高至38.50便士,但之后持續下挫,今年1月1日報11便士,之后一直走低。
吳志初解釋,保薦人費用、交易費用、獨立董事費用、公關公司費用等等,在倫交所掛牌每年需要支出200-300萬人民幣。
銀行還貸問題是佳爾華公告提出的另一原因。吳志初告訴記者,目前佳爾華借貸的銀行包括工行、建行和渣打銀行。兩個內資銀行分別通過兩個不同的擔保公司進行擔保,額度在幾百萬人民幣;渣打銀行則無需擔保,直接以私人貸款方式進行,貸款額度較小。
吳志初透露,建行方面并無還款問題,而工行正值續貸期,銀行的審核經過了相當時間。“續貸過程中擔保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抵押要求,我們覺得難以接受,所以決定不再續貸。”據了解,這家擔保公司為廣州融捷投資管理集團。2007年,佳爾華報稅前虧損107.5萬英鎊,吳志初認為,不排除融捷因去年公司盈利不理想而提出更嚴苛的擔保要求。
“我們一直沒有不良還貸記錄,覺得該還的貸款到期還是應該歸還。”吳志初表示,正如公告中指出,貸款將由三位執行董事償還。
倫敦上市融資高成本阻礙項目上馬
佳爾華是2005年5月首批在AIM上市的中國制造業公司之一,不過,融資道路并未如想像中通暢。
“上市為公司融得125萬英鎊的資金,但扣除接近100萬英鎊的上市費用和其他支出,基本所剩無幾。”吳志初指出,本來擬通過倫敦融資上馬的臂架泵項目未能順利開展。
佳爾華全稱為廣州市佳爾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部在廣州開發區,工廠設在廣州龍歸,專業研制大型建筑工程機械設備。2002年,公司由香港佳爾華國際控股公司投資成立,后者的大股東為吳志初、吳志佳兩兄弟。
佳爾華原來的主營產品是建筑中應用非常廣泛的輸送混凝土用拖泵,客戶包括廣州富力等房地產商。不過在最近兩三年,所需資金量小、準入門檻不高的拖泵市場競爭愈趨激烈,而另一個逐漸成為市場主導產品的臂架泵項目又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2004年,倫敦交易所在香港成立辦事處,推廣其融資服務。吳志初接受財務顧問建議,著手在AIM上市,目的是上馬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的臂架泵項目,在市場中分一杯羹,可惜結果未如理想。
“今年倫交所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推廣項目,我們卻走了。”吳志初顯得有些無奈。
海外融資未果,公司將注意力轉向銀行貸款。而今年正值銀根緊縮,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貸款冬天”,佳爾華未能幸免。不過,融資貸款難還不是佳爾華財務惡化的深層原因。 建筑業多角債催生呆壞賬頑疾
在研究AIM披露的2007年英文年報時,記者發現佳爾華去年銷售業績下降4.6%,下跌幅度尚可接受,而107.5萬英鎊的稅前虧損來自于141萬英鎊的應收賬款。公告指出,這些呆賬來自2005年及以前客戶欠下的款項,至今尚無法收回。
“應收賬款是佳爾華財務上的最大問題,也是整個建筑行業的問題。”在理財周報記者提出對去年141萬英鎊應收賬款的疑問時,吳志佳搖搖頭說。
“在剛剛起步,毛利率比較高的時期,我們可以接受適當的拖欠,往往客戶給20%、30%的錢,就可以把機器開走,我們的資金運轉仍然沒有問題。但到了市場競爭激烈、成本上漲、毛利率越來越低的時候,我們開始不能接受過分的欠款,銷售下滑部分是由于這個原因。”吳志初道出在PPI高企以及產品轉向成熟期時中小工程機械企業的陣痛。
吳志初感嘆,在中國建筑行業,投資商、城建商和機械設備供應商之間的多角債非常普遍。“在中國,誠信成本很低,所以簽了一年還款的合同,幾年才還是普遍的事情。”
在2007年公告中,還指出公司主營產品30%的銷量下跌,部分原因是主要零部件供應商因故無法供應。吳志初告訴記者,這個“致命”零部件是歐洲供應商力士樂生產的液壓油泵,其產品在全球分額占到70%以上,是混凝土泵的“心臟”。
“去年,力士樂在北京工廠的產能匹配不了突然大幅增加的需求,歐洲總廠也無法供應,我們又希望質量保證,不愿意用稍次的品牌代替,這個情況持續了半年。”吳志初解釋。他默認對液壓油泵突然增加的市場需求來自2006-2007年房地產項目蓬勃開展的“催肥”作用。
在中國市場深陷呆賬泥淖,轉向國際市場避開痛處是華爾佳這兩年的戰略。“因為這樣我們才轉向主要面對海外市場的布料機和塔式起重機。”公告顯示,目前海外市場訂單占公司銷售額16%。不過,吳志初不否認人民幣升值會給海外市場拓展帶來影響。
“上市除了融資,也希望拓展海外品牌。退市也是一個自然的需要。對我們這種生產性企業來說,現在首要的是把不必要的開支節省掉,把自己的主業做好。”吳志初總結。從言談中,并未看到倫敦退市給這位執董帶來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