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故事太多了。”撫順市經委負責中小企業發展的同志介紹,近年來,老年專家科技服務團的近百位老專家對百余戶中小企業實施科技幫扶,對40戶企業進行了重點幫扶,既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攻關,又開發出新項目、新產品近百個,使多家企業起死回生,扭虧為盈,總計增加近千個就業崗位。
2003年,撫順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民企航母,爭創百強民企”的號召。市中小企業局、老年科協、科技局等單位通過調研,很快發現本市離退休職工隊伍中,有一批各行業的技術專家,其中許多是學科帶頭人。這些老專家是一筆財富,一定要讓他們幫助中小企業創造更大的財富。隨后,近百位老專家組建了中小企業科技服務團,他們按專業不同分成了12個小組。
撫順市順城化工試劑廠過去一直以乙烯副產品為原料生產工業燃油,經濟效益低下。化工組高級工程師崔全喜應邀到廠實施幫扶。去年,企業按崔全喜的設計,建起國內首創的綠色無污染蒸餾塔,投產后,當年增加銷售收入數百萬元。撫順化工一廠瀕臨倒閉,老專家林貴巖等聞訊到廠,領導大家成功采用合成法,以氨戊酰胺制造出國內首創的D-戊氨酸,經鑒定達到了國際標準,已給企業帶來訂單40噸,到年底可獲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
去年,撫順東盛鑄鋼廠承接了德國內藏式減速機卷筒的生產訂單,由于產品表面光潔度等技術要求極高,企業原有技術難以應對。機械專家組高級工程師崔文清受命出山,他經過一段時間摸索,編制出新工藝、新原料配比、新質量控制流程,企業很快生產出合格產品。德國客商一次簽訂5000噸購貨合同。企業當年生產1000噸,實現產值1100萬元,占生產總值的90%。
記者在撫順采訪時還聽說了下崗女職工李秋“創業失敗,再創業獲成功”的故事。李秋下崗后開辦的一家裝潢設計公司一直不景氣,去年她慕名來到市老年專家科技服務團求教,化工組的專家把市場急需的鎂碳磚結合劑成果毫無保留地轉讓給她,并幫助她辦理與籌建工廠、人員培訓、生產產品相關的諸多事宜,僅用4個月就實現投產。其生產的鎂碳磚結合劑暢銷國內市場,年產值達1000萬元,還安排職工50余人。
據介紹,受老年專家科技服務團持續5年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幫扶,撫順市中小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設備陳舊、生產工藝落后、產品科技含量低、人員素質差、管理粗放、發展后勁不足的局面已得到大大改變。(記者 張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