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貴州省唯一干線機場,10月29日,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以下簡稱貴陽機場)正式敞開冬春航季,換季后計劃共有156條航線、112個通航點。通過二期、三期改擴建后,貴陽機場現運轉2條跑道、3座航站樓,每年可保證旅客3000萬人次出行,廣闊旅客可享受到選擇豐厚、出行快捷的乘機體會。
民航是重要的戰略性、先導性、根底性工業,對新時代貴州開展意義嚴重。現在,貴州機場已形成“一紐帶十支線”11個機場布局。加上在建的威寧機場、黔北德江機場、盤州機場,到“十四五”末,將根本形成“一紐帶十三支線”的機場布局。
擴大開放窗口,敞開騰飛新征途。近年來,我省努力創始民航業高質量開展新局面,強化“干支通、全網聯”,其間貴陽機場深挖貴陽“十字中心、重要門戶”的地輿區位優勢,逐漸完成從區域航空紐帶向歸納立體交通紐帶轉變。
今年以來,貴陽航空商場繼續恢復向好,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旅客吞吐量較2019年增加9.8%,10月4日、5日連續兩天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高效快捷的歸納立體交通運送網優勢盡顯,旅客抵達貴陽機場后,可通過飛機、高鐵、地鐵、陸空聯運(遠程換乘)、機場巴士(空港巴士)、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等交通工具完成換乘,滿意旅客的美好出行體會。
貴州民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仕炅說:“當下,我們深化交通交融,繼續加大與其他交通方法聯動力度,創新推進‘空鐵路軌’交融開展,構建愈加豐厚完善的‘航空+’工業生態圈。”這一系列舉措,也有力支撐了貴州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有用滿意新時期客貨運送需求,支撐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建造。
數據顯現: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龍洞堡機場地鐵站進出站旅客達105627人次;龍洞堡高鐵站運送旅客3.65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加939.48%,較2019年增加635.34%。
于2015年9月20日建成通車的龍洞堡高鐵站,首要接駁貴廣、貴渝、貴成、貴南高鐵線路,從10月11日起,每天運營高鐵列車32趟,極大地方便旅客出行。
每天,貴陽機場巴士滿載著天南地北的旅客,從貴陽機場往返于貴陽東站、貴陽北站、貴陽火車站、花果園、青巖等人群集散地。嚴密的發車頻率、豐厚的出行線路、周到的乘車服務,創始了民航與城市公交合作的公共運送服務新模式。
陸空聯運專線方面,貴陽機場還運轉了至市(州)的37條專線(銅仁地區除外),以及至黃果樹、荔波小七孔、西江苗寨3個景區的3條直通線路。截至10月31日,貴陽機場陸空聯運今年累計運轉班次28076班,較2022年同期增加64.91%;累計運送旅客17.06萬人次(日均561人次),較2022年同期增加38.98%。
現在,陸、鐵、空無縫聯運,愈加凸顯貴陽機場這一大型立體歸納交通紐帶的輻射效能。而這背面,是貴陽機場錨定客貨集散紐帶、歸納立體交通系統等要害發力點,積極培育“一體協同,共治共享”的跨多種交通運送方法的歸納交通紐帶運營才能,通過建造多層級、一體化的歸納交通紐帶,強化各種交通運送方法的一體交融和有機聯接。
交通“加速度”、開展“高質量”,貴州完成了從“西南地輿紐帶”到“西南陸路交通紐帶”的歷史性跨越。歸納立體交通網和歸納運送服務系統的不斷完善,為貴州融入新開展格局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優勢和條件。
一大早,卡車司機黃曉勝就開始忙碌起來。一條條貴州路、一座座貴州橋躍然貫穿連綿大山深處,已有26年跑遠程運送經驗的他見證了貴州交通的開展:從泥巴路到柏油路,再到現在縣縣通高速,黔貨正在走遍我國、走向世界。
如果說交通運送是連接經濟的血脈,那么高速公路的作用就相當于動脈。截至2022年末,貴州高速公路通車路程達8331公里,位居全國第四,歸納密度排全國前三。
貴州率先在西部完成高速公路縣縣通,農村公路硬化完成村村通、組組通,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干線為支撐、縣鄉公路為頭緒、村組公路為根底的四級公路網絡,改變了山區的地勢地貌制約,構筑起外通內聯、安全快捷的交通網絡。
不僅是公路交通,近年來,鐵路交通也助力著貴州開放之路越走越寬。自2021年11月18日貴州首次宣布整列中歐班列以來,開行線路由莫斯科逐漸延伸到波蘭馬拉舍維奇、德國漢堡、匈牙利布達佩斯等地,越來越多的黔貨通過中歐班列走向全世界,讓貴州這個我國內陸省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造。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貴州第一條高鐵線路——貴廣高鐵開通至今,已經有9年時刻。而今年全線開通的貴南高鐵,將與貴廣、滬昆、渝貴、成貴等高鐵線路接駁,進一步鞏固貴州西南陸路交通紐帶的地位。
因為貴廣高鐵,黎平、從江和榕江從大山內地成為了貴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高鐵穿過的榕江車江壩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基地,而周末到榕江看“村超”,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開貴州旅游的新方法。
今年7月,滿載36個集裝箱的兩艘500噸級貨船從遵義港余慶港區沙灣碼頭啟航,敞開貴州集裝箱水運的先河。江河之上,貴州水運再次迎來開展的春天。截至2022年末,全省通航路程達3954公里,其間高等級航道近1000公里。
通過打通民航、鐵路、高速公路、水運“大動脈”,酣暢一般公路等“毛細血管”,提升了貴州在區域開展中的戰略地位,高質量開展生機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