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暢外聯,完善村莊公路路網
張掖市堅持“大道小路”一起抓,加速G0611、G213、S237等省際快速通道建設,推動G312、G227、S18等國省干線提級改造,近五年新建高速公路一條89公里,改建一級公路4條、二級公路2條323公里,省際出口實現高等級公路連通。
按照“城鄉統籌、干支銜接、鎮村銜接、內暢外聯”的準則,張掖市將村莊公路建設與國、省干線,旅行公路統籌策劃,近五年累計出資14.7億元,新改建村莊公路3400公里、改造危橋42座,60個鄉鎮有58個通了三級及以上公路,自然村(組)硬化路曉暢率到達了91%,由線成網、由通到暢、由暢到興的村莊公路路網格局進一步優化。
堅持“以路興業、以路興游、以路興城”的思路,張掖市將公路建設與工業基地、工業園區、旅行景區、美麗村莊等重要節點串珠成線一體推動,4A級以上旅行景區和省級工業園區悉數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銜接,有力促進公路沿線工業的轉型晉級。
管養偏重,構建路網長效機制
張掖市不斷強化縣區政府主體職責,完善“統一領導、分級辦理,以縣為主、村莊合作,專業與協管結合”的村莊公路辦理機制,明晰了“縣道縣管、村莊道村莊管”的職責鏈條,優化設置縣區村莊公路辦理機構,843個村村莊公路辦理機構力量強化、運轉高效。
大力推動路長制,張掖市政府成立了路長制領導小組,設立三級路長955名,強化了各級行政負責人管路護路的職責意識。把路長履職和法律巡查監督相結合,從嚴從快展開公路違章建筑、亂開道口、打場曬糧等現象管理,嚴厲查處侵吞、損壞公路的違法違章案件和公路“三亂”,保護村莊公路路產路權。
張掖市還不斷拓展專群結合、社會化管養的新途徑,縣鄉道和橋隧涵實施專業養護企業市場化養護,村組道路實施群眾“分段定額,包干自養”的方法社會化養護,1870名公益性“護路員”有用發揮了道路養護的主力軍作用。村莊公路列養率和路況自動化檢測率到達100%,優秀路率到達75%以上,均位列甘肅省前列,58條891公里演示養護路線演示引領村莊公路顏值大幅提升。
交融展開,凸顯路網經濟效益
張掖市堅持加速“四好村莊路”向工業興旺深度延伸,帶動“金張掖”農特產品走出去。同時,以路串景,對具備建設條件的國省干道、村莊道路進行“生態化”“驛站化”改造,高標準建成村莊旅行公路1600公里,帶動111個各類村莊旅行演示村蓬勃展開。
近年來,張掖市以城鄉交通一體化、客貨郵交融展開為抓手,張掖市城區客運站悉數到達一級以上,縣城客運站悉數到達二級以上,334條客運班線、54條城鄉公交銜接起城市和村莊,臨澤縣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演示創建加速推動,公交車開到了田間地頭;縣村莊三級寄遞物流體系不斷延伸,834個村級便民服務站建成運營,92.3%的建制村實現“快遞進村”,每天1萬多件快遞出村入戶,架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