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科院物理所懷柔研究部獲悉,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首批次5個實驗站自今年1月20日起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預約。截至2月18日,已有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吉林等地的11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企業(yè)等機構提交了課題申請。首輪申請將于2月28日結束,之后將通過專家評審決定申請結果和實驗機時分配情況。
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是懷柔科學城“十三五”時期建設的五個大科學裝置之一,也是其中最先進入科研狀態(tài)的。首批開放預約的5個實驗站分別為極低溫固態(tài)量子計算(強磁場)實驗站、極低溫固態(tài)量子計算(極弱場)實驗站、低溫原位掃描隧道—角分辨光電子譜測量實驗站、微納加工平臺、工藝支撐平臺。
中科院物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按研究方向分為4個科學實驗系統(tǒng),包括在北京懷柔建設的物性表征系統(tǒng)、量子態(tài)調控系統(tǒng)、超快條件物質研究系統(tǒng),以及在吉林建設的高溫高壓大體積材料研究系統(tǒng)。這些實驗系統(tǒng)相互關聯和支撐、綜合集成,為深入開展極端條件下的物質科學研究提供功能完備、國際先進的實驗條件。
作為集超高壓、極低溫、強磁場、超快光場等極端條件于一體的國際先進的用戶實驗裝置,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將用于拓展物質科學的研究空間,促進新物態(tài)、新現象、新規(guī)律的發(fā)現,助力物質科學相關多個前沿領域研究,力爭在新型高溫超導體的發(fā)現、非常規(guī)超導機理的突破、量子調控核心技術的突破、物性的超快調控等研究方向取得國際一流的研究成果。
懷柔科學城的5個大科學裝置包括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tǒng)數值模擬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多模態(tài)跨尺度生物醫(yī)學成像設施和“子午工程”二期。其中,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于2017年9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10月30日部分實驗站進入科研狀態(tài);地球系統(tǒng)數值模擬裝置已于2021年6月23日落成啟用;2021年10月底,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安工程完成總工程量的80%;2022年,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多模態(tài)跨尺度生物醫(yī)學成像等科學設施將竣工;目前,子午工程二期正處于項目全面建設實施階段,工程預計于2023年底竣工驗收。(來源:北京晚報實習記者張佳琪通訊員王明月)
(原標題:懷柔科學城大科學裝置實驗站開放預約11家科研院所等提交課題申請)
標簽:
懷柔科學城大科學裝置實驗站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我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律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