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整合技能人才培養資源,拓寬技能人才成才之路,提高技能人員水平,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公司以“劉松榮技能大師工作室”為依托,搭建技能人才學習和技術攻關的平臺,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將科技創新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技攻關,完善創新體系,加強成果轉化應用,為公司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了解,2005年,金麗溫高速開通,成為當時浙江省內橋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為進一步提升山區高速公路隧道機電設備管理能力,2008年7月,一支設備專業維護技術隊伍“橫空出世”,2009年7月劉松榮成為綜合技術小組長。2015年,“劉松榮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并被確定為第五批浙江省技能大師工作室。2017年11月,被浙江省總工會和浙江省科學技術廳授予“第七批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2018年在沿線各處成立收費、監控、通信網絡、隧道、供配電、信息化等6個專業分工作室,實現一處一室,一室專業的整體布局。2019年12月底,工作室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20年12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深挖潛力,打造業務發展新引擎
2008年的一日,麗水市蓮都區洪渡隧道群發生故障,導致36座短隧道停電。接到任務后,劉松榮與同事迅速抵達現場,并聯系廠家維修。檢查后,廠家反饋需要17萬元的維修費用。“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劉松榮主動提出“讓我試一試。”隨后,他與同事開始對每座隧道的每條線路進行逐一排查、分析、討論。夜以繼日地奮戰了整整一周后,他發現,不過是一個價值不到2元的小部件壞了,更換后便能修復。恰巧,他的工具箱里就有這個小部件。剛換上,故障即刻排除。這一舉動,直接把維修成本從17萬元降到不足2元。從此,劉松榮一“換”成名。
此后,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公司將被動式、任務式工作轉變為主動式創新,在降本增效上逐步走深走實。面對山區高速公路橋隧多導致照明要求高、投入設備多、電力成本支出高的情況,公司于2013年起逐步推廣LED節能改造工作,實現每年節約用電成本1800余萬元,綜合節能率達到70%左右。與此同時,“劉松榮技能大師”工作室還完成了EPC合作新模式探索和能耗監測平臺開發,并在龍麗麗龍高速的14座隧道進行改造,實現電費降幅超20%。
“劉松榮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以來,本著服務生產和服務企業的原則,緊密圍繞生產難題和技術難題,大力開展技術攻關和高技能人才培養,通過“大師講堂”“師傅帶徒”等形式,每年培育高技能人才20余名;連續多年承擔省交通廳科研項目,多項課題研究達到國內、國際領先水平,共取得各項目專利68件,其中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55件,軟件著作權登記9件。
創新創效,探索運營管理新模式
為提高創新能力,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公司不僅營造“人人皆能創新,事事皆可創新”的良好氛圍,激發員工參與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公司還以劉松榮創新工作室為發力點,成立技研中心,圍繞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無人化收費、專業化運營管理等方面開展重點攻關,積極探索“科研+生產+銷售”成果轉化模式,開發形成視頻事件檢測系統、收費站無人化管控系統、智能消防箱、隧道視覺誘導系統、二次事故預防系統、高麗云等6款產品,實現了產品落地“孵化”。同時,與科研院所、高新企業、行業單位等產業鏈有關主體建立了廣泛的戰略合作關系,簽訂17份戰略合作協議,在創新創效上借智借力。
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公司不僅將在探索機電設備創新創效上下足功夫,還積極在營運養護等專業化管理方面探索新模式。
8月14日18時55分,隨著諸永高速街亭引流點解除交通管制、紹興段沿線收費站溫州方向進口的全部打開,意味著為期12天的諸永高速2021年集約化作業圓滿收官。為打贏此次諸永集約化作業攻堅戰,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公司一改傳統高速公路養護邊通車邊施工的舊法,通過“大兵團”作戰思路,解決了道路保暢和養護之間的安全矛盾,集約了資源、管理力量、施工時間,有效破解了大流量等特殊路段的養護施工作業難題。在這次諸永集約化作業過程中,公司積極應用自主研發的“高瞳”視頻事件檢測系統、隧道控速視覺誘導系統等新技術、新平臺,有效提升了諸永隧道內的行車安全。
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在管理模式創新上不斷走深走實,省內首例由業主主導的黃衢南高速貨車分時段差異化收費落地,金義新區鞋塘站加入“義浦同城免費圈”、東陽市境內小客車實現政府買單、云景高速差異化收費正式落地,公司所轄差異化收費路段增加到247.54公里,所占里程比例為13.3%。在杭新景高速太真收費站、黃衢南高速東案收費站試行小型客車智能化收費、發卡取得一定經驗后,在建金高速梅城收費站研究“有人值守,無人收費”的智能收費站工作,為推廣實施積累經驗做法……
10月9日,經過近一年的建設和優化,“全車型自助繳費機”“全車型自助發卡機”在杭金衢高速義烏收費站(除ETC專用車道)投用。這標志著該收費站成為浙江省首個具備出入口全車型自助通行能力,向“無人收費、有人值守”大流量智能型站所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數字浙江”“數字交投”的時代背景下,公司秉承“客戶至上、數字先行”理念,聚焦場景應用和技術革新,研發投入全車型自助繳費機、全車型自助發卡機、“四合一”入口管控系統、ETC匝道自由流收費系統等“四大利器”,以及智能收費管理平臺、智能單兵收費機“兩大法寶”,實現智能收費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華麗脫變。
服務升級全面釋放“乘數效應”
路通民心順,道暢百業興。一直以來,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公司都堅持以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撬動周邊區域經濟的聯動發展,為推進共同富裕厚植了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如何為司乘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大化地發揮高速公路的牽引效果呢?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公司將目光放到了“高速公路+旅游”上。公司依托“智在行-浙高運”線上平臺,積極參與構建全域旅游供給新體系,充分利用公司轄管路段周邊豐富的文化旅游等資源,以高速公路為核心,促進地方旅委、浙高運公司、大數據公司、商業集團四方融合發展,實現高速公路與沿線資源交叉帶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高速公路附加值及公眾服務品質。
今年6月底,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公司與文成縣旅游開發投資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將文成縣銅鈴山景區打造成為“高速公路+旅游”的試點景區。家住溫州的謝師傅從媒體上得知“‘暑’游銅鈴山,高速我買單”活動后,帶著一家三口到銅鈴山游玩,感受到了“高速公路+旅游”模式帶來的實惠。“銅鈴山景區門票是70元一個人,我們一家三口本來要付210元。我用通行費發票全額抵扣了56元,最后只要付154元,一下省了這么多。”謝師傅開心地說道。如此的夢幻聯動,不僅讓司乘人員得到了實惠,同時也打開了周邊景區的宣傳窗口和營銷渠道,實現了“1+1>2”的疊加效應。
高速公路帶來的聯動遠不止這些。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沿著高速迅速聚集和擴散,不僅改善了沿線的交通環境,還促進了沿線地市經濟的發展。2021年12月22日,文泰高速開通運行,浙江實現路域“縣縣通高速”。高速開通后的第一個“五一”假期,泰順縣累計接待游客12.9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200%。南浦溪鎮是沿著文泰高速進入泰順的首站,僅5月1日當天,游客量便突破6600多人次。整個小長假期間,該鎮游客接待量約3萬人次,在同比增長超過450%的情況下,依然秩序井然、服務零差評。
不僅如此,高速帶動經濟增長還體現在方方面面。“云景高速開通前,我們拿快遞都要翻山越嶺跑到麗水城區去,高速開通后快遞能夠送到我們縣城里的站點,方便很多!”一位干了十余年快遞行業的老師傅說。事實上,景寧縣在云景高速開通前年均總產值增長約3億,開通之后年均增長能達到5億以上,翻了近1倍。
大道如虹筑坦途,砥礪逐夢新征程。浙江省交通集團浙高運公司將始終牢記“以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撬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交通人永遠不變的使命與責任”,不斷提升理念、提高站位、搶抓機遇、改革破題,打牢高質量之基,激活創新力之源,以堅定的信念向“全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第一方陣”奮進、一步一個腳印努力打造“全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第一品牌”。來源:新華網
標簽:
高速公路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我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如果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律爭議和后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系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