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和最大的碳排放國別離宣告了針對氣候變化的融資方針。
當地時間9月21日,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到會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表明,“我國將力求2030年前完成碳達峰、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這需求支付艱苦盡力,但咱們會竭盡全力。我國將大力支撐開展我國家動力綠色低碳開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我國海外煤電出資持續下降
我國是全球煤電裝機容量第一大國,煤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我國也是境外最大的燃煤電廠融資方之一。
不過,情況正在產生變化。今年上半年,“一帶一路”沒有為任何煤炭項目提供資金,是該建議提出以來頭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世界研究院院長王遙在承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采訪時指出,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國現已逐漸退出海外煤電出資。例如,2021年2月,我國駐孟加拉國大使表明,我國將不再考慮持續在孟加拉國出資煤炭開采、燃煤電站等項目。
在實踐層面,我國的海外煤電出資在曩昔幾年持續下降,可再生動力出資則不斷添加。2020年,包含太陽能、風能與水電在內的我國海外可再生動力出資,占海外動力總出資的比例已達57%,遠超煤電出資。
對于中方做出的許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明,逐漸在電力職業中淘汰煤炭是完成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之內的最重要一步。“假如一切計劃中的煤電廠都投入運轉,不是將顯著高于1.5℃的方針——而是將遠遠高于2℃。這樣的話,《巴黎協議》的方針將化為烏有。”
同一天,美國也宣告了新的氣候融資方針。美國總統拜登許諾將美國對較貧窮國家的財務援助添加一倍,以協助它們轉向更清潔的動力并應對氣候變化的“無情”影響。這意味著將援助添加到每年約114億美元。不過,這一計劃能否在國會順暢經過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王遙說,中美是兩個排放最多的國家,兩國碳排放相加約為全球排放總量的40%,中美的許諾與舉動將對全球氣候舉動造成明顯影響。此前,2021年4月,中美兩國一起發布的《中美應對氣候聯合聲明》第六條就提出,中美兩邊將合作推進COP26會議取得成功。中美兩國此次同時做出有利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許諾,將為COP26的順暢開展提供保證,對COP26大會構成共同抉擇有重大積極意義。
在我國之前,歐盟、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已正式宣告停止對海外煤炭動力項目融資。作為今年聯合國氣候大會的主席國,英國多次表明,期望今年的大會有助于將“煤電載入歷史”。
國內外煤電方針一脈相承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在承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采訪時指出,在我國提出“雙碳”方針一周年之際,中方在聯合國重申完成“雙碳”方針的決計,展示了中方對于構建人類命運一起體的堅定信念。同時,作為最大的開展我國家,中方還表明要支撐其他開展我國家綠色低碳舉動,體現了我國對全球氣候舉動的支撐。
柴麒敏著重,我國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針信號。“曩昔,許多西方國家要求我國的公共資金(如國開行、口行等方針性銀行)從煤電項目上退出,而這次我國的表態很堅決,在‘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前沒有加任何限定詞,不分公共項目,仍是私營項目,應該說這是超出世界預期的。”
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柴麒敏說,總書記在今年4月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上宣告,我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添加、“十五五”時期逐漸減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國會爭奪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十五五”時期就要開始進入下降通道,說明我國政府已對國內煤炭消費擬定了一個大框架。這次總書記專門提出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與國內相關方針保持共同。
柴麒敏指出,曩昔,我國企業在海外參加的煤電項目并非政府主導的,而更多的是商場行為,大多是應東道國要求而參加的。許多境外煤電項目并非由我國企業出資,而是由我國企業承建。與歐美國家比較,我國在煤電項目的配備制作上更有優勢。歐美國家一直鼓吹退煤,某種程度上也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期望在這些地方推廣它們擅長的天然氣發電。“對我國來說,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實際上是讓渡了咱們在海外的一部分商業利益和商場利益。”
“今天早上,許多煤電職業人士在朋友圈說,或許未來仍是有損失的。總體上講,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對動力需求的提振,對煤炭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我國煤炭企業在海外商場也是有時機的。我國的煤電配備總體上來說效率很高、本錢很低,可靠性、穩定性、先進性也有優勢,在世界商場上是很受青睞的。”柴麒敏說。
不過,柴麒敏著重,這對我國來說也并不一定是壞事。現階段,除了煤炭配備優勢之外,我國在核電、可再生動力的配備制作上也具有優勢。全球130多個國家以各種方式提出了碳中和方針,可見減排現已成為大勢所趨,持續在其他國家出資煤電項目或許面對資產放置等風險。因而,盡管從短期看,煤炭的需求仍在,但從中長期來看,它將逐漸轉向非化石動力的開展。
“面對海外商場正在悄然產生的改變,我國在這個時候自動提出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不僅是給我國非化石動力配備更多走出去的時機,也是對開展我國家綠色低碳轉型的大力支撐,給它們提供更多本錢相對較低的歸納解決方案。”柴麒敏指出,像我國電建、三峽集團這樣的企業已在新動力范疇早早布局,在新動力配備制作方面也具有了一定優勢。
我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李東燕在承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采訪時指出,假如大國之間不能樹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假如大國之間的競賽和對立加重,無疑將把世界引進一個分解和對立的時代。在這種布景下,全球氣候議程方針的推進明顯也會大打折扣,尤其在加強全球伙伴關系和更有效的全球氣候管理機制建設方面。
李東燕指出,在本次氣候大會上,中美都做出了新的氣候融資許諾,這對全球減排舉動會有積極效果,但推進全球氣候管理需求更大的全球一致與合作,包含更有效的南北合作、南南合作。“一個積極合作的中美關系對全球氣候管理的貢獻更大,而中美關系的持續緊張和對立無疑將添加全球氣候管理及完成既定議程方針的窘境和不確定性。”
在李東燕看來,在聯合國平臺上,我國領導人旗幟鮮明地向世界社會做出應對氣候變化的許諾,不僅展示出我國在全球氣候管理范疇正在發揮重要的促進和引領效果,也體現出我國注重聯合國在全球氣候管理中的角色,以及對聯合國框架下多邊合作的支撐。
來歷:21世紀經濟報導
標簽:
境外煤電項目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掃除來歷不明的情況。假如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
當地時間9月21日,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到會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表明,“我國將力求2030年前完成碳達峰、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這需求支付艱苦盡力,但咱們會竭盡全力。我國將大力支撐開展我國家動力綠色低碳開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我國海外煤電出資持續下降
我國是全球煤電裝機容量第一大國,煤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我國也是境外最大的燃煤電廠融資方之一。
不過,情況正在產生變化。今年上半年,“一帶一路”沒有為任何煤炭項目提供資金,是該建議提出以來頭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世界研究院院長王遙在承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采訪時指出,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國現已逐漸退出海外煤電出資。例如,2021年2月,我國駐孟加拉國大使表明,我國將不再考慮持續在孟加拉國出資煤炭開采、燃煤電站等項目。
在實踐層面,我國的海外煤電出資在曩昔幾年持續下降,可再生動力出資則不斷添加。2020年,包含太陽能、風能與水電在內的我國海外可再生動力出資,占海外動力總出資的比例已達57%,遠超煤電出資。
對于中方做出的許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明,逐漸在電力職業中淘汰煤炭是完成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之內的最重要一步。“假如一切計劃中的煤電廠都投入運轉,不是將顯著高于1.5℃的方針——而是將遠遠高于2℃。這樣的話,《巴黎協議》的方針將化為烏有。”
同一天,美國也宣告了新的氣候融資方針。美國總統拜登許諾將美國對較貧窮國家的財務援助添加一倍,以協助它們轉向更清潔的動力并應對氣候變化的“無情”影響。這意味著將援助添加到每年約114億美元。不過,這一計劃能否在國會順暢經過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王遙說,中美是兩個排放最多的國家,兩國碳排放相加約為全球排放總量的40%,中美的許諾與舉動將對全球氣候舉動造成明顯影響。此前,2021年4月,中美兩國一起發布的《中美應對氣候聯合聲明》第六條就提出,中美兩邊將合作推進COP26會議取得成功。中美兩國此次同時做出有利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許諾,將為COP26的順暢開展提供保證,對COP26大會構成共同抉擇有重大積極意義。
在我國之前,歐盟、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已正式宣告停止對海外煤炭動力項目融資。作為今年聯合國氣候大會的主席國,英國多次表明,期望今年的大會有助于將“煤電載入歷史”。
國內外煤電方針一脈相承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在承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采訪時指出,在我國提出“雙碳”方針一周年之際,中方在聯合國重申完成“雙碳”方針的決計,展示了中方對于構建人類命運一起體的堅定信念。同時,作為最大的開展我國家,中方還表明要支撐其他開展我國家綠色低碳舉動,體現了我國對全球氣候舉動的支撐。
柴麒敏著重,我國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針信號。“曩昔,許多西方國家要求我國的公共資金(如國開行、口行等方針性銀行)從煤電項目上退出,而這次我國的表態很堅決,在‘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前沒有加任何限定詞,不分公共項目,仍是私營項目,應該說這是超出世界預期的。”
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柴麒敏說,總書記在今年4月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上宣告,我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添加、“十五五”時期逐漸減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國會爭奪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十五五”時期就要開始進入下降通道,說明我國政府已對國內煤炭消費擬定了一個大框架。這次總書記專門提出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與國內相關方針保持共同。
柴麒敏指出,曩昔,我國企業在海外參加的煤電項目并非政府主導的,而更多的是商場行為,大多是應東道國要求而參加的。許多境外煤電項目并非由我國企業出資,而是由我國企業承建。與歐美國家比較,我國在煤電項目的配備制作上更有優勢。歐美國家一直鼓吹退煤,某種程度上也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期望在這些地方推廣它們擅長的天然氣發電。“對我國來說,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實際上是讓渡了咱們在海外的一部分商業利益和商場利益。”
“今天早上,許多煤電職業人士在朋友圈說,或許未來仍是有損失的。總體上講,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對動力需求的提振,對煤炭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我國煤炭企業在海外商場也是有時機的。我國的煤電配備總體上來說效率很高、本錢很低,可靠性、穩定性、先進性也有優勢,在世界商場上是很受青睞的。”柴麒敏說。
不過,柴麒敏著重,這對我國來說也并不一定是壞事。現階段,除了煤炭配備優勢之外,我國在核電、可再生動力的配備制作上也具有優勢。全球130多個國家以各種方式提出了碳中和方針,可見減排現已成為大勢所趨,持續在其他國家出資煤電項目或許面對資產放置等風險。因而,盡管從短期看,煤炭的需求仍在,但從中長期來看,它將逐漸轉向非化石動力的開展。
“面對海外商場正在悄然產生的改變,我國在這個時候自動提出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不僅是給我國非化石動力配備更多走出去的時機,也是對開展我國家綠色低碳轉型的大力支撐,給它們提供更多本錢相對較低的歸納解決方案。”柴麒敏指出,像我國電建、三峽集團這樣的企業已在新動力范疇早早布局,在新動力配備制作方面也具有了一定優勢。
我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李東燕在承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采訪時指出,假如大國之間不能樹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假如大國之間的競賽和對立加重,無疑將把世界引進一個分解和對立的時代。在這種布景下,全球氣候議程方針的推進明顯也會大打折扣,尤其在加強全球伙伴關系和更有效的全球氣候管理機制建設方面。
李東燕指出,在本次氣候大會上,中美都做出了新的氣候融資許諾,這對全球減排舉動會有積極效果,但推進全球氣候管理需求更大的全球一致與合作,包含更有效的南北合作、南南合作。“一個積極合作的中美關系對全球氣候管理的貢獻更大,而中美關系的持續緊張和對立無疑將添加全球氣候管理及完成既定議程方針的窘境和不確定性。”
在李東燕看來,在聯合國平臺上,我國領導人旗幟鮮明地向世界社會做出應對氣候變化的許諾,不僅展示出我國在全球氣候管理范疇正在發揮重要的促進和引領效果,也體現出我國注重聯合國在全球氣候管理中的角色,以及對聯合國框架下多邊合作的支撐。
來歷:21世紀經濟報導
標簽:
境外煤電項目
(免費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含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順便有原一切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順便聲明為準。
2、本網站轉載于網絡的資訊內容及文章,咱們會盡或許注明出處,但不掃除來歷不明的情況。假如您覺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咱們更正。若未聲明,則視為默許。由此而導致的任何法令爭議和結果,本站不承擔任何職責。
3、本網站所轉載的資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念,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4、如有問題可聯絡導航網編輯部,電話:010-88376188,電子郵件:bianjibu@okci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