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5月20日電(記者孫飛)布局海上風電全產業鏈,“店小二”式服務與產業基金加持,謀劃千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南海之濱,廣東海域面積第一的城市汕尾,正立足海洋資源優勢、大力推動發展海上風電產業,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5月19日舉行的中國(汕尾)海上風電產業大會,客商集聚,人氣旺盛,總投資額255億元的22個項目現場簽約,汕尾海上風電產業鏈聯盟、海上風電工程建設聯盟也于會上成立。
![](http://m.haodiaoseav.com/file/upload/202105/21/144231531.jpg)
5月19日舉行的中國(汕尾)海上風電產業大會現場 新華社發
投資信心的背后,是當地正在打造的千億級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日漸顯現的“規模效應”。
位于汕尾陸豐碣石鎮的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項目建設施工的轟鳴聲與生產線上的機器聲交織。明陽智能海上風電產業園附近,數百支葉片一字排開,這里制造的80米以上長葉片是國內產業的重要“蓄水池”。
目前,汕尾海洋工程基地已完成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園區入園企業9家,包括投資風機綜合廠的汕尾明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海纜制造廠的南海海纜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塔筒廠的廣東海宇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等。
“建成后,整個園區就是一條完整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南海海纜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劍說。
為加快推進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進展,汕尾推行“店小二”式服務,為企業解決了不少“煩心事”。今年一季度,汕尾明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現產值12.15億元,成為拉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http://m.haodiaoseav.com/file/upload/202105/21/144231601.png)
位于汕尾的明陽智能海上風電產業園 新華社發
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資金支持。今年3月,汕尾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聯合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廣核新能源海上風電(汕尾)有限公司三方,聯合投資打造汕尾海上運維基地,預計總投資20億元。
近年來,隨著相關技術不斷成熟,具備清潔能源優勢的海上風電,成為廣東、江蘇等沿海地區規劃發展的重點。
“海上風電是應對氣候變化,推進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是海洋經濟和地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謝宏文19日在會上表示,要持續推動海上能源綜合應用工程,大力支持技術創新,比如海上風電的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同時進一步完善政策與管理機制。
向海而興,以海謀篇。汕尾結合海上風電項目開發進度,重點考慮“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的可持續發展及開展海洋能源的綜合利用示范,編制了《粵東(汕尾)千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規劃方案(2021-2025年)》,規劃3000萬千瓦裝機容量,最終建成海上漂浮式機組研發、海工裝備制造等海洋能源全產業鏈。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給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風口’,我們必須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攜手共進,共同譜寫海上風電產業新篇章、創造新輝煌。”汕尾市委書記張曉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