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目前,北京軌道路網里程已達727公里,車站數量達到428座,分別較5年前增加里程173公里,增加車站94座。今年,隨著7條地施軌道線竣工,軌道路網將覆蓋面更廣,實現許多市民“家門口有地鐵”的愿望。此外,通過老線優化改造、縮短發車間隔等方式,搭乘地鐵的便利性和舒適度也在不斷增加。
10條地鐵線路跑進“2分鐘”
近年來,本市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北京市軌道交通進入了快速建設和發展階段。
“十三五”期間,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從18條增至24條,新開通16號線、S1線、燕房線、西郊線、大興機場線及亦莊T1線等6條線路;里程從554公里增至727公里,增長31%;車站數從334座增至428座,增長近百座;日均客運量從911萬人次增至1086萬人次,增長19%,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工作日日均客運量從1014萬人次增至1232萬人次,增長21%。路網結構進一步完善,線路通達性、便利性進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間,路網兌現率由99.93%增長到99.98%,正點率由99.92%增長到99.97%,路網運行總體安全、平穩、有序。
5年來,有17條線路累計縮短行車間隔110次。其中有10條線路最小行車間隔達到或小于2分鐘,比2015年底增加5條(6號線、8號線、9號線、房山線、八通線)。
從去年開始,針對疫情期間的客流變化情況,北京地鐵采取列車多交路運行、雙向不平衡運行、低速高密度折返和大站快車、越行快車、庫線出車、壓縮站停時間等方式,實現網絡資源精準高效配置。在不增加任何資源投入的前提下,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分5批在昌平線、八通線、5號線等13條線路采取超常超強措施,突破了線路原有的設計最大運輸能力。其中1號線、5號線、9號線、10號線最小運行間隔達到1分45秒。未來,列車多交路運行、大站快車等大部分超常超強措施將予以保留,實現常態化;也有部分超常超強措施須對相關配線進行適當改造后才能實現常態化。
老線車站開展局部優化改造
這幾年,新線不斷加入到北京地鐵路網的同時,陪伴市民幾十年的老線車站也在不斷蛻變。車站局部優化改造方面,完成車站換乘通道、安檢設施、車站標識、電梯升降設備以及車站衛生間的改造,車站站臺門實現全覆蓋,有效縮短換乘所需時間、提升車站標識引導服務水平及乘客進站效率。
在車輛設備改造方面,完成5號線車載信號系統改造、4號線大興線與10號線列車座椅拆除;提前籌劃1號線與八通線貫通運營,并完成第一階段工程。在踐行人性化服務理念方面,北京南站、北京西站、清河站等樞紐車站實現安檢互認,在13條重點線路公布列車時刻表等,有效提高乘客出行便利性和舒適度。
非現金購票占七成
如今,越來越多的乘客選擇掃碼乘車。為此,北京地鐵推出互聯網票務服務平臺,并先后推出線上購票車站取票、二維碼過閘、電子單程票、電子發票等服務,省去了乘客現場排隊、現金購票充值、換取發票等煩惱,極大方便了乘客地鐵購票、提升出行體驗。非現金支付已占所有購票量的70%,有效解決了乘客現場購票找零錢、換零錢等問題。
為滿足不同乘客群體地鐵出行需求,北京地鐵先后推出日、周、月電子票,方便短期來京乘客地鐵出行,在節日期間尤為受到乘客的歡迎;在大興機場線開通時還推出了方便航空商旅乘客的空軌聯運票,以及方便沿線通勤乘客的電子月票。
掃碼乘車覆蓋的范圍也逐漸增大。2019年6月支持市郊鐵路人碼核驗實名乘車,2020年5月北京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實現“一碼通乘”,累計注冊用戶超920萬人;2020年支持銀聯閃付過閘、并實現與上海、呼和浩特的互聯網票務互通。目前還在推進與更多城市之間的地鐵互聯網票務的互聯互通。來源:北京日報
10條地鐵線路跑進“2分鐘”
近年來,本市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北京市軌道交通進入了快速建設和發展階段。
“十三五”期間,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從18條增至24條,新開通16號線、S1線、燕房線、西郊線、大興機場線及亦莊T1線等6條線路;里程從554公里增至727公里,增長31%;車站數從334座增至428座,增長近百座;日均客運量從911萬人次增至1086萬人次,增長19%,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工作日日均客運量從1014萬人次增至1232萬人次,增長21%。路網結構進一步完善,線路通達性、便利性進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間,路網兌現率由99.93%增長到99.98%,正點率由99.92%增長到99.97%,路網運行總體安全、平穩、有序。
5年來,有17條線路累計縮短行車間隔110次。其中有10條線路最小行車間隔達到或小于2分鐘,比2015年底增加5條(6號線、8號線、9號線、房山線、八通線)。
從去年開始,針對疫情期間的客流變化情況,北京地鐵采取列車多交路運行、雙向不平衡運行、低速高密度折返和大站快車、越行快車、庫線出車、壓縮站停時間等方式,實現網絡資源精準高效配置。在不增加任何資源投入的前提下,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分5批在昌平線、八通線、5號線等13條線路采取超常超強措施,突破了線路原有的設計最大運輸能力。其中1號線、5號線、9號線、10號線最小運行間隔達到1分45秒。未來,列車多交路運行、大站快車等大部分超常超強措施將予以保留,實現常態化;也有部分超常超強措施須對相關配線進行適當改造后才能實現常態化。
老線車站開展局部優化改造
這幾年,新線不斷加入到北京地鐵路網的同時,陪伴市民幾十年的老線車站也在不斷蛻變。車站局部優化改造方面,完成車站換乘通道、安檢設施、車站標識、電梯升降設備以及車站衛生間的改造,車站站臺門實現全覆蓋,有效縮短換乘所需時間、提升車站標識引導服務水平及乘客進站效率。
在車輛設備改造方面,完成5號線車載信號系統改造、4號線大興線與10號線列車座椅拆除;提前籌劃1號線與八通線貫通運營,并完成第一階段工程。在踐行人性化服務理念方面,北京南站、北京西站、清河站等樞紐車站實現安檢互認,在13條重點線路公布列車時刻表等,有效提高乘客出行便利性和舒適度。
非現金購票占七成
如今,越來越多的乘客選擇掃碼乘車。為此,北京地鐵推出互聯網票務服務平臺,并先后推出線上購票車站取票、二維碼過閘、電子單程票、電子發票等服務,省去了乘客現場排隊、現金購票充值、換取發票等煩惱,極大方便了乘客地鐵購票、提升出行體驗。非現金支付已占所有購票量的70%,有效解決了乘客現場購票找零錢、換零錢等問題。
為滿足不同乘客群體地鐵出行需求,北京地鐵先后推出日、周、月電子票,方便短期來京乘客地鐵出行,在節日期間尤為受到乘客的歡迎;在大興機場線開通時還推出了方便航空商旅乘客的空軌聯運票,以及方便沿線通勤乘客的電子月票。
掃碼乘車覆蓋的范圍也逐漸增大。2019年6月支持市郊鐵路人碼核驗實名乘車,2020年5月北京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實現“一碼通乘”,累計注冊用戶超920萬人;2020年支持銀聯閃付過閘、并實現與上海、呼和浩特的互聯網票務互通。目前還在推進與更多城市之間的地鐵互聯網票務的互聯互通。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