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國內首艘自主建造500千伏海底電纜運維船在瓊交付使用
二回聯網工程配套項目全面投運
1月19日,南方電網公司首艘國內自主建造的海底電纜綜合運維船“南電監查01”在海口正式交付使用,這也是國內首艘同時具備開展500千伏海底電纜高速巡航與低速檢測的動力定位船舶,填補了國內海纜運維檢測方面的技術空白,其交付使用標志著南方電網主網與海南電網二回聯網工程所有配套項目全面投入運行。
據介紹,海纜運維船總長49.9米,寬8米,最大吃水2.6米,總排水量421噸,最大航速20節,抗風7級。船舶配置DP1動力定位系統和水下遙控機器人等全自動化設備,船舶可續航距離1000海里,自持能力30天。
該船是針對瓊州海峽高洋流、橫向流、低能見度的復雜作業環境進行定向開發的海纜運維船,首次研發配備了海上寬帶自動跟蹤天線系統。
值得關注的是,海纜運維船所配套搭載水下機器人系統是國內電力行業首個搭載聲學、光學、電磁檢測設備進行海底電纜檢測的機器人,可實現海纜路由和埋深帶電檢測,從而最大程度了解500千伏海底電纜的水下運行狀況,為采取針對性海纜保護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海纜運維船投入使用后,將開展巡視、檢測和應急工作,為海底電纜提供全天候“保姆式”保護,有效提高海南聯網一、二回海纜保護區日常巡視、應急干預、重大保電特巡、調查取證和海纜保護宣貫等方面作業能力,全面提升海纜應急處置和自主檢測能力。該海纜船可實現海纜不停電檢測作業,跨海電纜檢修期間不會給海南電網穩定及居民用電帶來影響。
“新建的海纜運維船提升了抗風浪等級和出海作業安全系數,擺脫了過去依賴租用船舶巡維的方式,可隨時開展巡視與檢測工作,實現了專業化海纜保護巡維和自主檢測等全過程管控。”南方電網海南聯網二回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葵介紹,海底電纜出現應急故障時,該海纜船可快速反應,20分鐘內便可出航,能以不低于30公里/小時的速度到達搶險現場。(記者邵長春 通訊員宋印官 朱玉 辛鎮瀚 蘆海)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