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十四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沈北新區提出塑造“生態沈北、活力新區”城市品牌的目標任務,錨定建設沈陽“城市公園”發展定位,持續擦亮生態底色、推動綠色發展。同時,依托、深挖、激發沈北“大學城”“職教城”集聚效能,讓各類創新、創業、創造的生產要素加快匯聚、充分涌流、競相迸發,不斷激發沈北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外在活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日前,沈北新區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既是對沈北新區發展特質的精準把握,也是謀求振興突破的關鍵路徑。為此,沈北新區提出必須抓實重點舉措實現關鍵突破。
一要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輝山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街道經濟職能改革、“放管服”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制度性創新,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持續優化“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
二要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推動產業升級和新動能培育。以振興實體經濟為目標,構建“政產學研金”有機結合的創新產業生態體系,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做強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示范片區,叫響輝山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做實各類創新平臺,扶持各類創新型、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成長壯大。
三要聚力鄉村振興,釋放農業農村活力。完善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形成道義、輝山、虎石臺、新城子四個組團+清水、興隆臺兩個中心鎮+若干特色村的梯次布局,推動農業人口的梯次轉移和就近城鎮化。釋放全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的政策先發優勢,不斷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持續增收。
四要擦亮生態底色,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加快推動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推進5G基站等“新基建”。融入遼河國家公園體系,加快蒲河兩岸沿河、跨河發展,完善城市生態景觀布局,打造宜居、宜游、宜業的沈陽“城市公園”。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李莉 來源:沈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