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1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伍玲 實習生 周娜 通訊員 黃姿)12日至13日,長沙經開區召開經濟工作研究和務虛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園區在218家國家經開區的排名,從2016年的34位提升至2019年的17位;工業規模、財政總收入由2016年的2000億級、100億級,分別提升至2500億級、200億級。
過去五年,長沙經開區產業創新發展持續取得新突破。尤其是工程機械產業產值,去年高達1615億元。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智慧園區協同推進機制的基礎上,園區創新推進“5G+AI+區塊鏈”再提升,成為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載體。
產業鏈建設也不斷完善融合。五年來,園區年均引進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項目40個、投資額5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個,三一集團、山河智能、鐵建重工、廣汽三菱、藍思科技、國科微電子等一大批骨干企業實現擴大再投資,核心企業“頂天立地”、配套企業“鋪天蓋地”的產業生態加速完善。
去年以來,面對復雜的經濟環境,長沙經開區經濟實力穩步增強。在一季度各項指標不佳的情況下,園區三步并作兩步走、兩天并作一天干,2020全年實現規模工業產值2530億元,特別是工程機械產值創歷史新高,達1615億元,增長22.8%。三一榮獲“中國工業大獎”。以“5G+人工智能+區塊鏈”新三位一體驅動智能化改造,累計完成技改投資76億元,占到總工業投資的50%。榮獲5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占湖南省上榜項目的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