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上午10時35分,G2410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搭載著首批旅客從呼和浩特前往北京,內蒙古自治區首條進京高鐵全線開通運營。至此,呼和浩特與北京間的通行時間由原來10小時左右縮短到最快2小時9分鐘。
這僅僅是內蒙古不斷加快現代立體交通建設中的一個鏡頭。近年來,內蒙古公路建設如火如荼,自治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實現了較快發展,全區12個盟市所在地均連通了高速公路,103個旗縣(市、區)全部通一級及以上公路。全區建成“四好農村路”65514公里,其中,2020年新建8071公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嘎查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農村牧區通行條件大為改善。
汽笛一響,黃金萬兩。內蒙古著力將高鐵優先推進接入全國高鐵網。目前,全區已經建成運營呼和浩特至張家口高鐵、通遼至京沈高鐵連接線、赤峰至京沈高鐵連接線。開工建設集寧至大同高鐵,集通電氣化改造項目。其中,集寧至大同高鐵經自治區科學論證和積極爭取,提前到去年開工建設,工期約3年。該條高鐵開通后,呼和浩特、包頭始發的高鐵可直接到達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西南地區。今年自治區將開工建設包頭至銀川高鐵、巴彥浩特至銀川快速鐵路、錫林浩特至太子城鐵路。
目前,自治區正積極開展鄂爾多斯至榆林高鐵、白城至阿爾山高鐵項目(白城至烏蘭浩特現在已經開通動車)重點前期工作。呼和浩特至包頭高鐵、呼和浩特至鄂爾多斯城際鐵路、齊齊哈爾至海拉爾至滿洲里高鐵、通遼至齊齊哈爾高鐵正在規劃建設。
從少到多,從疏到密,從慢到快……近年來,自治區鐵路建設突飛猛進,實現了從“路網末梢”到“交通樞紐”的轉變。
通用航空方面,自治區制定了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和通用機場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天驕航空公司于2020年正式成立,并率先購買國產飛機。扎蘭屯、烏蘭浩特、鄂爾多斯分別建成航空培訓基地、大飛機培訓基地。日前,全區通用機場總數達到19個,在建7個,規劃到2025年達到50個。以呼和浩特為區域航空樞紐,“干支聯動”發展格局進一步推進,自治區航空旅游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大力提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內蒙古不斷加快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通經濟發展“大動脈”,一張以鐵路、公路、航空為主的立體大交通網絡正在成為自治區經濟社會騰躍發展的強力支撐。(記者 梁亮)
【來源:正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