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新賦能智造新時代
崇仁續寫變電設備產業新篇章
通過不斷的裂變和集聚,崇仁縣注冊登記涉及輸變電生產、經營及配套服務的企業已有179家,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20億元。中低壓變電設備產品全省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配電變壓器全國市場覆蓋率居同行前三,產品出口至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區。
近年來,該縣縣委、縣政府乘勢而為,開啟數字新賦能、智造新時代,乘“智”而上,續寫變電設備產業新篇章。
激勵創新——變電設備產業向智造轉型
崇仁縣堅持創新引領,高標準構建智能制造產業生態鏈,助力變電設備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激勵創新推動機器換人。縣財政撥付專項經費,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做強做優變電設備產業的關鍵技術,獎勵園區內企業發明、創新技術。對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標的企業,補貼20%產品抽檢檢測費用;對經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免征其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縣凈收益部分等。設立縣級工業發展基金,每年拿出2000萬元對企業自主研發、技術改造、創建品牌給予獎勵,促使各變電企業持續推進“機器換人”、注入“高新基因”。近兩年,變電設備重點骨干企業江變、伊發電力、北斗變電等實施智能化制造技改項目,高標準改造智能制造車間3萬平方米。明正變電變壓器及智能化項目、銘源電氣變壓器制造項目基本建成;亞珀變電遠程運維系統開發成功,獲評為省級智能制造示范項目;鑫爾利引進日本、德國進口智能化設備。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模式在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實現全過程應用。
院所合作突破技術瓶頸。針對變電設備產業需要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全力搭建智慧與資源對接平臺,引導高校的創新要素和資源向企業流動集聚。縣政府與南昌大學共建變電設備產業研究院;與沈陽變壓器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崇仁變電設備企業在專項產品設計、工藝、制造、試驗、相關技術改造等方面的技術需求提供市場服務,共享合作中取得的技術成果。
數字賦能——崇仁變電產業注入新動力
不僅崇仁企業生產向“智造”轉型,而且變電設備產品也走向高端,打造變電小鎮,進一步推進產城融合、產城互動發展。
產品上“芯”。入駐崇仁縣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的江西北斗變電科技有限公司,是崇仁縣“挖”到的優質企業,為崇仁變電產業注入前所未有的“芯”動力。該公司致力于推動崇仁變電+大數據、變電+互聯網、變電+物聯網、變電+北斗產業升級,促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與現代制造等產業的融合創新。通過兩年的努力,公司已成功研發出北斗變電遠程控制芯片、通訊芯片和加密芯片,并通過大規模芯片生產并嵌入基帶板卡,為變電設備裝上“智慧的大腦”。“芯片能夠對變壓器內溫度、濕度、噪音等運行狀況,進行自動識別、實時監控,并通過后臺大數據中心準確分析研判設備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大大降低變電設備的運維成本。”北斗變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謝榮華說。北斗變電智能終端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已入選2019年江西省“03專項”及5G項目,并通過專家組驗收。
產城融合。崇仁縣將數字經濟發展融入特色小城建設,投資10億元,規劃建設總面積1.5平方公里的產城融合的變電小鎮。變電小鎮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理念為指導,全力打造以變電產業為核心、以智慧科創和智慧文旅為雙翼的現代化智慧小鎮,形成“一體雙翼”的產業聯動發展體系。通過變電小鎮的建設,促進崇仁變電創新元素的發展,創建崇仁自由變電品牌,助推崇仁的變電產業做大做強,增強行業在全國的影響力。鏈接變電產業上下游,加快技術更新和產品升級,及時了解行業需求變化,提升崇仁變電品牌整體能級,變電小鎮將成為該縣又一張以產興城、融合共進的嶄新名片。
平臺建設——變電設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變電設備產業開啟數字新賦能、智造新時代,僅靠企業各自為政,勢必效果不佳。
政府部門積極作為,優化服務職能。2016年,該縣成功舉辦第一屆中部地區變電設備產業峰會,在加強崇仁變電設備產業壯大和科技創新上取得了顯著成效。2018年,該縣舉辦了第二屆中部地區變電設備產業峰會,進一步促進變電設備“兩化融合”。今年12月5日至7日,將舉辦第三屆中部地區變電設備產業峰會。
突出企業主體,簡流程優服務。該縣還打出了一套提質增效組合拳,組建了江西省變電設備行業協會、江西省變電設備研究院、變電設備博物館和變電設備物資倉儲配送中心,2018年籌建全國中低壓變電設備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獲批,為企業集聚發展、科技創新、品牌培樹和零配件采購提供便捷服務;推進與沈變研究院、南昌大學的技術培訓合作,建立人才中心服務平臺,實現人才共享、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為發揮國家級產業基地的品牌效應,該縣統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標志設計,積極籌建國家中低壓變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引導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發機構,為企業在產業配套、人才引進、技術研發、產業培育以及稅收優惠、財政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時,簡化園區企業綜合辦事機構操作程序,為入園企業落戶、項目建設提供“綠色通道”服務。(陳勝孫)
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