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沮河濕地公園。新華網發(周星亮 攝)
日前,“中國綠色建材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湖北省當陽市召開。期間,論壇主辦單位“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還與當陽簽署合作協議,當陽將成為“中國綠色建材高質量發展論壇”永久會址,論壇每兩年舉行一次。
當陽,作為荊楚歷史名城,素來不乏文化符號。但這一綠色建材“國字號”論壇,緣何會落戶當陽?
事實上,“工業”,也一直是當陽的一張閃亮名片。據了解,當陽是湖北省工業強市,長期躋身全省縣域工業第一方陣。2019年,當陽22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744億元。其中,建材、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為585億元,占比78.6%。
據悉,當陽現有建材企業78家,年產值 214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三成。當陽不僅擁有我國中部地區最大的平板玻璃生產基地,還擁有湖北省唯一的建陶產業集群。2020年,當陽經濟開發區獲評“中國建材園區十強”。
不過,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傳統產業也一度給當陽帶來了沉重的資源、環境壓力。近些年,當陽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倒逼產業轉型升級,走上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11月27日,在當陽陶瓷工業園一家建材公司內,一塊塊半成品瓷磚從藍白色調的窯爐內產出……廠房里幾乎看不到灰塵,只有幾名操作工分布在生產線附近。
雖然外觀結構看似簡單,但這條380米長的窯爐卻搭載了最先進的節能技術。廠內工作人員介紹:“窯爐采用全包覆的結構,具有優良的保溫性和隔熱性能,可以有效降低使用能耗。另外,窯爐還能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向管理員推送各種傳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并發出預警。”
建立大型污水處理站,做到工業用水循環使用;興建脫硫塔等環保設備,接入在線監測系統,實現煙氣排放達標;投入旋風除塵器,確保壓機段、加工段沒有粉塵……為實現綠色生產,這家公司還下了許多功夫。而這些,只不過是當陽市致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當陽專門組建了一個工作機構——“轉型辦”,對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生產工藝實行強制關閉拆除,對企業成功技改項目給予資金獎勵。“十三五”以來,當陽先后淘汰了一批建材企業高耗能生產設備,關閉了所有煤礦,推進了18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治綠”。
綠色建材產業集群,已成為今日當陽工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而致力打造“中國中部綠色建材產業基地”“全國綠色建材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是當陽“十四五”期間,為自己定下的“小目標”。(劉桔、汪運欽、魏茜)
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