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haodiaoseav.com/file/upload/202012/01/102045501.jpg)
11月26日上午,除了濰坊至萊西高鐵通車,京滬高速萊蕪至臨沂段改擴建、濟南大東環、嵐山至羅莊高速、濰日高速濰坊連接線4條高速公路也同時通車。
今年,山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迎來“大豐收”:高速鐵路通車里程達到2110公里,由2017年底的全國第十三位躍居第三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204公里,年底再建成4條高速公路,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7400公里,重塑“山東的路”名片。
備受濟南市民關注的大東環,作為濟南市“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三環”的第一段,正式通車也標志著濟南正式跨步邁入“三環時代”。
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
設計時速120公里
2018年,“三環十二射”正式納入《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由內環、中環、外環和十二條射線組成,總里程約846公里。
其中,“內環”和“中環”均已建成通車,“外環”即“三環”,由濟南至高青高速濟南段、繞城高速二環東環段、南環段、西環段及北環段組成,全長約272公里,超北京六環85公里,“大三環”的稱呼名副其實。
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作為“三環”開工建設的第一段,常被稱作“大東環”。大東環主線全長約23.6公里,起自青銀高速唐王樞紐互通立交,止于京滬高速曹范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途經歷城區、濟南高新區、章丘區,建設標準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公里/時。
大東環通車后,全市路網布局擴大升級,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對打造濟南“一小時都市圈”,加快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引領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等具有重要意義。
大東環項目主線自北向南設置了董家、孫村東和曹范北三處收費站,其中董家收費站連接省道102,孫村東收費站連接國道309,曹范北收費站連接章丘連接線和章丘南外環,市民可以行經省道102、國道309和章丘南外環上繞城高速大東環,北向接濟青高速北線,去往北京、青島等方向;南向接京滬高速,去往泰安、日照等方向,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樣的交通路線選擇,方便沿線群眾出行。
分流東線車輛
大型車輛可以“繞城走”
9月25日凌晨,濟南“三環”路網中最先動工的大東環項目完成了最重要的節點:四橋同步轉體。
這是有記載以來,國內高速公路工程中轉體總重量最重、總長最長、建筑面積最大的轉體橋。轉體橋的成功轉體,標志著大東環項目最重要的一個難點被攻克。
大東環項目辦主任劉強介紹,大東環建設中采用了不少新技術,像采用三維動畫技術提前進行模擬作出預判,“當時根據模擬發現轉體時會碰到南側引橋的蓋梁,于是就采取了先不澆筑蓋梁的做法,等到轉體結束再澆筑,避免了工序之間相互影響。此外,轉體橋之所以能夠順利轉體,也是因為施工時嚴格要求,將滑道的平整度誤差控制在了1毫米之內。”
大東環項目建設中還創新運用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的“黑科技”,高速路裝上了“神經”和“骨骼”:可進行預警的機敏土工帶和排扣式嵌固土工格柵。作為“神經”的機敏帶可以及時預測道路可能會出現的安全隱患并進行預警;作為“骨骼”的排扣式嵌固土工格柵可對路基進行加固,讓道路“壽命”更長久。
此項“黑科技”落地的路段在章丘圣井立交附近,這里部分經過采空區,根據測算,如果在采空區路基進行注漿處理,不僅時間周期長,成本也較高。劉強帶領項目辦成員與設計單位經過多次調研比對,決定采用這項新技術,為項目節省了近三千萬元的費用。
對于住在城區的市民來說,可能不常去大東環體驗,但事實上,他們也可以享受到大東環帶來的便利:作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東環可以分流更多的過城車輛,緩解城區道路擁堵。
除了方便本市市民出行,大東環為過境車輛也提供了更便捷的通行路線,可有效分流繞城高速東線車輛。例如,從北京到上海,可以從青銀高速直接沿著大東環到京滬高速,無需繞行繞城高速,既減輕了繞城高速交通壓力,緩解城區擁堵,提高通行效率,也降低了過境車輛的通行成本。同時,路網布局的升級擴大也將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濟南市高速公路建設“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除了通車的大東環項目,大西環項目已正式啟動,大南環和大北環已啟動立項,正在加緊推進前期工作,“三環時代”將更加圓滿。
來源:舜網-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