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邢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至2020年,該市計劃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64891套,截至9月底,實際開工71695套,完成率110%。其中,今年省政府下達該市棚戶區改造任務目標為棚改新開工2705套,建成5709套。截至10月底,已開工2705套,開工率100%;建成6021套,建成率105%。
“十三五”以來,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重心從保障房建設全面轉向棚戶區改造。據介紹,邢臺市累計申請棚改貸款209.58億元,發放資金117.11億元,為全市棚改安置住房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推進棚改工作過程中,我們就改造模式、規劃控制、土地供應、收益分配、用地成本認定等作出明確規定,為規范改造行為提供了政策保障。”邢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馮玉申在發布會上表示,針對征收難題,邢臺市進行了積極探索,襄都區推出“模擬征收”模式,工作人員先期入戶調查摸底,征求群眾意見,擬定征收補償方案,拆不拆、如何建,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這一做法已在全市推廣。
同時,在征收安置補償協議中增加一個條件,即簽訂征收協議的戶數達到總征收戶數的80%以上,協議方能生效。在協議生效前,居民不搬家、不拆房子。如達不到80%比例,征收部門將暫緩實施。這樣一來,就把一些可能發生的矛盾解決在征收之前。
另外,安置補償政策實行實物安置和貨幣補償相結合,由被征收人自愿選擇,確保被征收人的利益得到保護。該市還出臺了《關于全面推行大區片開發改造的意見》,重點解決老城區空間布局的疏解和老百姓改造意愿強烈,改造地塊自身又不能實現經濟效益平衡的問題。(來源: 河北日報記者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