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羅(山)高速項目全長148.841公里,途經駐馬店、信陽2市6縣27個鄉鎮,穿越市縣多、協調難度大,是我省高速公路“雙千工程”15個項目中最晚開工的一個,但截至目前已提前完成年度投資目標,建設進度和推進速度在“雙千工程”中位列第一方陣。
10月5日,天空飄起了綿綿秋雨,位于羅山縣東鋪鎮東鋪村的上(蔡)羅(山)高速公路淮河特大橋施工現場依然一片繁忙,建設工人們放棄假日休息,冒雨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
“上羅高速是我省高速公路‘雙千工程’(投資1000億元以上、總長1000公里以上)15個項目中最晚開工的一個,2019年12月25日正式啟動,但截至目前已提前完成年度投資目標,建設進度和推進速度在‘雙千工程’中位列第一方陣。”河南安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維前說。
開工最晚為何進度最快?據悉,上羅項目全長148.841公里,途經駐馬店、信陽2市6縣27個鄉鎮,穿越市縣多、協調難度大。“我們全力爭取沿線黨委政府和當地群眾支持,較好破解了項目建設初期征地拆遷等瓶頸制約;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及時組織施工單位上足人員、機械,備足原材料、開足作業面。”該公司副總經理李玉耀說。
在上羅高速正陽互通建設工地,專業廠家生產的預制管樁將代替傳統的水泥攪拌樁進行橋頭地基加固。這極大節約了現場施工時間,也提高了工程質量。
雨天也不影響梁場施工。記者在上羅高速五標制梁場看到,移動大棚罩在相應的工作面上,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預應力箱梁的預制加工,現場已有11榀箱梁澆筑完成。
“整個項目實行工廠化作業、裝配化施工,這里就好比一個‘中央廚房’,實現了‘三個集中’,即混凝土集中拌和、鋼筋集中加工、梁板集中預制。”李玉耀說,這充分發揮了集約化生產優勢,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針對疫情期間沿線農民工無法外出打工的困難,上羅高速項目最大限度地安排當地人員就業、購買當地材料、租用當地機械。據不完全統計,全線共安排沿線農民工就業1200人左右,大小設備及車輛900臺左右,讓群眾在家門口“有事干、有錢賺”。此外,工程大量使用當地砂石等原材料,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較好作用。
“上羅項目全面開工后將需要土源3054萬立方米。我們持續通過高標準農田改造、河道清淤、水庫擴容等方式,既解決土源緊缺問題,又節約耕地,增加了地方稅收和群眾收入。”呂維前說,項目建成通車后,共有11個收費站和3個開放式服務區出入口,高速口基本10公里左右一個,沿線鄉鎮車輛20分鐘左右就能駛入高速公路,對承接東部產業,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將會發揮較好的助推作用。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上羅高速是河南省交通運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正全力推進的在建項目之一。作為我省重要的省級交通投融資平臺,該集團目前在建項目16個,其中“雙千工程”項目11個。
“我們將抓在建、保投資,確保超額完成今年190.8億元年度投資建設任務,確保濟洛西、堯欒、臺輝3個共133公里高速公路年內高質量建成通車。”省交通運輸發展集團有關負責人說。來源: 河南日報記者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