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有好的技術,卻找不到合適的企業合作;企業有開拓市場的需求,但缺乏科技創新的資源。這種需求的不對稱,阻礙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9月26日,在2020江西智庫峰會暨國家級大院大所產業技術進江西——南昌“航空及生物醫藥產業”專項對接會上,南昌經開區、南昌高新區及部分企業和高校,分別與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等大院大所“牽手”合作,共建研發機構,進行項目合作,既為該市產業發展集智聚力,也給科研院所成果轉化開辟了更多路徑。
航空裝備和生物醫藥是南昌市戰略性支柱產業。南昌航空城作為全省創新型省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瞄準江西“航空夢”的目標快速發展。同時,該市正全力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打造全國中醫藥科研創新高地,中醫藥科創城已聚集中藥國家大科學裝置預研中心、江中藥谷等高水平研發平臺,擁有華潤江中等一批龍頭企業,對中醫藥產業技術的需求十分迫切。本次專項對接會響應了南昌市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如何讓這些大院大所成為南昌產業發展得力的“智囊團”和“軍師”,同時讓大院大所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實現轉化?對接會上,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與南昌經開區、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天久地礦建設工程院、江西省地產開發集團共同簽訂共建新型研發機構五方協議,南昌高新區與中國科學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簽訂共建中科院南昌高新技術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合作協議;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南昌研究院與江西科谷光學有限公司簽訂項目合作協議。
此外,中國科學院院士閆楚良通過分析航空航天技術領域關注的熱點問題,為南昌的航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他指出,航空航天裝備是未來中國制造的重要領域,需要繼續在民用航空航天高端核心技術及高附加值裝備產品的研發方面實現突破。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江西省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藥科學中心主任梁鑫淼提出了中藥標準化、中藥大數據等方面的研究方向,為南昌乃至江西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思路和參考。 ( 來源: 江西日報 記者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