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車間里吹著風扇澆注混凝土。
工廠流水線集成生產房屋構件,然后運到現場用塔吊吊起來拼裝,即可完成房屋建造,綠色環保的建筑業變革在漳州悄然開啟。
從“建造”房子到“制造”房子,漳州建筑業開始步入“工業化”。
像搭積木一樣建房子
“小心一點,好,對準一點!”8月27日下午,在漳州市薌城區“大唐春風里”建筑工地10號樓裝配式建筑吊裝現場,隨著塔吊吊起構件、緩降、對孔、下落、安裝,不一會兒工夫,一塊預制疊合板構件輕輕松松被裝在11層高樓上面,現場沒有塵土飛揚,整個過程就像搭積木一樣方便快捷。
“疊合板預裝后,四周有預留的鋼筋,混凝土現澆房梁時,就可以將樓板和房梁無縫澆注在一起。”負責現場施工的鑫泰建設集團項目總監楊毅斌說,像這樣整層樓板是由多塊單體疊合板安裝在一起的,每層只需安裝五六個小時,目前,整個小區的裝配率約為20%,主要是樓板、樓梯等橫向建筑,豎向建筑如柱子及外墻均為現場混凝土澆注。
“傳統意義上的建造房子,就是在現場釘模板、現場綁鋼筋、現場澆注混凝土進行施工。”鑫泰建設集團董事長游海山說,裝配式建筑就是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如內墻、疊合板、飄窗、樓梯等在工廠預制完成,運輸到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而成,被稱為“像搭積木一樣建房子”。這種模式實現了以技術集成型的規?;S生產取代勞動密集型的人工生產,以工業化制品現場裝配取代現場作業施工。
“裝配式建筑的疊合樓板預制一半厚度,也就是7厘米?,F場安裝后,工人會根據設計要求,在上面鋪好線管,然后再綁上一層鋼筋面筋,最后再澆上一層7厘米厚的混凝土。”楊毅斌說,流水線式工廠生產,工地現場拼接,施工現場不再有嘈雜的聲音、飛揚的塵土、成片的腳手架,這使得裝配式建筑相比傳統建筑擁有更高的環保優勢。
據了解,除了“大唐春風里”外,漳州市“長福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龍海月港新區棚戶區改造工程(內樓點)”“龍海市紫云片區棚戶區改造”“龍海職業技術學校改擴建工程(二期)”等多個工程,都有采用一定比例的裝配式建筑。
在工廠里制造房子構件
裝配式建筑所用的這些PC構件(“混凝土預制件”的簡稱),都是根據所建樓房的需要提前在工廠里生產的。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長泰縣的建超集團的綠建科技產業園中,技術工人正在為裝配式建筑項目生產PC構件。
“建超擁有省內首條PC生產線,并于2015年成為全省第一家‘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建超綠建商務主管陳星龍說,2012年,福建建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并投資6.7億元在長泰成立建超綠建科技產業園,總規劃用地1000余畝。
“這是2015年公司剛建立時自建的1號實驗樓。”建超綠建技術主管洪龍泉說,這棟9層高的裝配式建筑,用一塊塊預制構件拼接起來,預制率達87%,是全省首個裝配式民用建筑,也是全國預制率最高的民用建筑。
2016年,建超接到第一個訂單——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框架7層,總建筑面積55140平方米,是福建省第一個裝配式公建項目。該建筑花費3個月時間建成,比傳統的6個月時間快了一半,得到市場的認可。
位于龍海市浮宮鎮的瀧澄建筑工業公司是漳州另一家規模較大的PC構件生產商,PC構件年產能8萬立方米,能夠滿足110萬平方米的裝配式建筑施工需求。
瀧澄建設集團成立于1982年,是一家大型綜合性建筑特級施工企業。看準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2015年,瀧澄建筑集團與漳州發展共同出資成立瀧澄建筑工業有限公司,從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設計、部品部件生產及安裝施工。
“我原先要在室外綁鋼筋、澆水泥等,現在不用了,成為工廠里的工人。”在瀧澄建筑工業公司的車間里,工人唐師傅正吹著風扇綁鋼筋。他說,同樣是綁鋼筋,以前他都是在工地里綁,基本是露天的,受氣候影響大,而且要隨著工地而流動,居無定所,而今干的還是這些活,但變成是在工廠里操作臺上工作,每天8小時,固定上下班時間,很輕松。
“建筑工業化是大勢所趨。”瀧澄集團副總經理吳亞杰說,建筑工業化發生五大變革,即由手工操作變成機械生產,由工地變成工廠,由施工變成總裝,由農民工變成產業工人,由技術工人變成操作工人。
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由傳統現澆式建房到裝配式建房,裝配式企業最關心的莫過于成本與利潤。“就目前而言,成本會略高。由于現在只是推廣期,裝配率又不高,在時間和費用上,裝配式比傳統現澆并沒有太大的優勢,甚至費用還更高一些。”吳亞杰說,相信隨著以后裝配率的提高,時間和成本會降下來。
瀧澄建工總監范慶祥進一步解釋說,一方面是尚處于初步推廣階段,預制構件生產規模化程度還不夠;另一方面,從源頭上的設計,到中間施工、項目管理,一體化程度還不夠,如建造一幢大樓,三四樓以下的裙樓各個PC構件基本上是單一性的,可重復的不多,都要專門制作一個模具,所以成本就高了,而三四樓以上的樓房基本是戶型一致,一個模具可以制造許多PC構件,所以成本就會降下來。
盡管目前裝配式建筑還不具備有成本上的優勢,建筑主管部門及許多建筑商仍覺得這是建筑業發展的大方向,而且指出,隨著推廣力度加大,成本會顯著下降。
“裝配式建筑不但能提升建筑質量,而且節地、節材、降耗減排等綠色效益明顯,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建成綠色海綿城市的重點。”吳亞杰說。
漳州市區在去年11月舉行的地拍中,首次將裝配式建筑納入土地出讓條件:“該地塊所建造的建筑須采用預制混凝土裝配式方式建造,項目單體建筑預制率不低于20%,建設標準應該符合福建省相關認定標準。”
今年6月,漳州市住建局出臺的《漳州市建筑業增產增效行動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來源: 福建日報 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通訊員 周志榮 黃冰麗 文/圖)